第三十二章 天变
刑部尚书闵珪起身看着刘大夏严肃的说道:“刘大人,陛下殚精竭虑近二十载一手打造的弘治中兴,决不能被任何人毁掉。”
刘大夏一愣,今天这阵势,刘大夏也看出来了,绝对是有人要搞事情,六部之中,各部都有二三把手聚集于此,俨然就是一副临危受命的场面。
就当刘大夏以为闵珪要掏出个什么类似衣带诏的东西来的时候,都察院左都御史戴珊起身拉着刘大夏的手说道:“刘大人,你官居大司马一职,若朝中有所不测,还望大司马以天下苍生为重。”
刘大夏嗅到了里面不寻常的味道,紧张的看着戴珊问道:“戴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户部尚书韩文赶忙过来打圆场道:“大司马,今陛下生死难测,明日朝堂之上,勋戚必推太子监国,这太子行事何其荒唐,若假太子之手,数十年心血毁于一旦,若陛下悠悠转醒,我等以何面目面君。”
刘大夏心中暗自一惊,这是要往绝路上逼自己啊。
“刘大人放心,倘使陛下.......陛下不测,我等自当还政于太子,届时你我同进退,为苍生,我辈何惜此头。”
刘大夏在心中暗暗“呸”了一声,否了太子监国,日后太子登基还能饶了你?
虽然刘大夏表面上应承下来,但是心里实际上还没有真正的打定主意。
但凡朱厚照表现的像一个正经太子,刘大夏也会毫不犹豫的支持太子监国,但是朱厚照的所作所为,刘大夏实在是下不了决心。
望着刘大夏离开戴家的背影,闵珪犹豫的问道:“几位,你们觉得这个人可靠吗。”
韩文冷笑道:“刘时雍能靠得住,母猪都得能上树,反正内廷也站在咱们这边,实在不行,咱们便联手换一个兵部尚书。”
第二日清晨时分,众臣赶往内阁议事。
但是就当众人刚过左顺门时,一个小太监跟了上来,悄然对几人说道:“几位大人,老祖宗让小的给你们捎句话,昨儿太子出宫去了,至今未归。”
这小太监说这句话时,刘大夏就站在戴珊等人身旁,听得一清二楚。
可能就是这么一个瞬间,刘大夏决定站在他心中的大义那边。
当众人进入内阁之时,李东阳、张懋等人早已在内阁恭候多时。
“宫里的事情,几位都知道了吧。”
戴珊等人点了点头,李东阳喝了口茶继续说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今陛下垂危,太子按制应当受命监国。”
韩文起身出来道:“李阁老,不知太子殿下现在何处?即为监国,何不前来议事?”
内阁众臣不知道的是,此时在慈宁宫中,张皇后愤怒的看着自己面前的几个太监斥责道:“反了你们了,本宫要去内阁,你们竟敢挡驾?”
“娘娘息怒,我等也是奉命行事。”
“你们奉的是谁的命,这天下还是不是大明的天下!”
几个太监低头不语,慈宁宫外的侍卫,也换成了御马监的人。
张皇后被软禁了,不过好在张皇后知道,朱厚照昨夜便已经出宫了。
此时的内阁之中,韩文直视着李东阳道:“李阁老,若是监国的话,下官还是以为,山东衡王、泾王两位王爷德高望重。”
李东阳等人险些被一口水给活活呛死,这衡王五年前才就藩,这泾王更是两年前才就藩,论年龄,这几人也就比朱厚照大了几岁,哪来的德高望重之说。
不过韩文见张皇后直到这个时候,都还没赶来内阁,便知内廷已然得手,自然是更加嚣张起来了。
此时的朱厚照自然是也没闲着。
自己的两个便宜舅舅虽然平日里办事不靠谱,但是这个时候,他们才是最可靠的人,因为只有自己无恙,他们才能继续荣华富贵。
张鹤龄今儿一大早便被拦在了宫门外,兄弟二人急匆匆的回到家之中,便束手无策了起来。
就当两人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朱厚照走进了寿宁侯府。
“两位舅舅。”
朱厚照面无表情站在了张鹤龄的面前一作揖,张鹤龄赶忙扶起了朱厚照道:“大外甥,你这样咱可就消受不起咧。”
“宫中已生变故,还望舅舅助我一臂之力。”
张鹤龄气的一拍桌子,骂道:“我就知道这几个阉竖今天没长啥好心眼。”
“延龄,去把五城兵马司的兵马都集合起来,告诉宫里的那几个阉竖,再不让老子进去,老子就叫京营进城咧。”
“诺。”
朱厚照知道,其实今天一早,按照计划,刘瑾、张永等人应当就已经去接管司礼监、御马监了,但是现在事情还闹成了这幅样子,刘瑾等人估计已经被拿下了。
五城兵马司的兵马加起来,足足有万余众,单凭这点人,打进紫禁城有点胡扯,但是控制外面的京城可就简单多了。
把守午门的是腾骧右卫指挥使李永信,是几年前那个名叫李广的太监的侄子。
此时李永信拦在午门外,看着张鹤龄道:“国舅爷,方才不是跟您说了吗,这宫里有旨,您今天不能进宫。”
“去你M的,瞎了你的眼。”张鹤龄骑着马在下面破口大骂,骂了一会之后才道:“太子在此,尔等欲行谋逆之事不成?!”
朱厚照缓缓的来到了宫门口,李永信等人顿时傻了眼,原本以为朱厚照不会轻易露面,但是没想到朱厚照竟然敢带着五城兵马司的兵马来直接闯宫。
其实说实在话,甭看五城兵马司有一万多人,但是这一万多人,都未必能是两千禁卫的对手,毕竟五城兵马司说白了就是一群穿了甲胄的捕快,战斗力可想而知。
李永信站在城墙上进退不得,只能是尴尬的看着皇城外的朱厚照,回应道:“这人是假的,太子尚在宫中,来人。”
李永信张弓搭箭,顿时数十把箭便对准了宫外的朱厚照,张鹤龄见状赶紧挡在了朱厚照的面前,与此同时内阁之中也来了一位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