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夫人有楼 桌上有酒

众丫环正色,不敢再笑。

林川附耳大乔耳边,低声道:“我们回房?”

大乔红了脸,这大白天的,相公兴趣说来就来。

但那时的女人,对男人的话,是无条件要服从,无论哪方面,就是所谓夫为妻纲。

大乔扭捏,林川对小乔道:“好老婆,我们走!”

说完去拉小乔,大乔急了,道:“相公……”

说完又低下头,弄着袖角。

林川正要打趣她,忽见墙角有人影一晃而没,即道:“我去去就来!”

二乔看着林川匆匆而去,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

回到书房,刚一坐定,从角落一黑衣人影缓缓走了出来,伏地道:“小人见过大人!”

“招呼的事可办妥了?”

那黑衣人道:“不辱大人使命,人已带来,安置在朱雀街民房。”

林川赞赏了几句,让他退下。

在屋内踱了几圈,叫道:“来人!”

转眼乔松就到。

这次乔松来得快,原来是他刚好也来找林川。

“大人!胡昨来报,望星酒栈有人喝酒闹事,耍酒疯还打伤人!”

林川怒道:“这事也要本县出马?胡昨是干什么吃的?”

“大人!胡昨说那人口口声声说要见大人!所以不敢自作主张。”

林川哦了一声:“他叫什么?”

“听说叫鲁肃!”

林川惊奇了一下,现在的鲁肃并没什么名气,开始他是周瑜的好友,被周瑜推荐到孙权帐下,出了些馊主意,做了点大事,才得以成名。

他来自己地盘闹事,并声明要见自己,林川低头一想,就明白了。

只不过想引起自己重视。

“你去告诉胡昨,去朱雀街三十号民房,把一个叫徐庶的人带到望星楼。”

“诺!”

林川正要出门,大乔跟了出来,道:“相公!才见你走得匆忙,没什么事吧!”

林川看到大乔,即道:“我正要去望星酒栈,你就同我一起去吧!”

上了马车,乔松一挥鞭子,驾车往望星酒栈赶去。

望星酒栈围满了衙役,周围是吃瓜群众,议论纷纷。

见林大人终于亲自赶来,副班头松了口气,马上上前领路,引到楼上。

酒栈掌柜一脸笑脸,勾头啥腰上前行大礼,又特别见过大乔,特别恭敬。

“大人请!这人也不知喝了多少酒,出口不逊!”掌柜颤颤道。

林川对大乔奇道:“这掌柜你认识?”

大乔笑道:“这个酒楼大掌柜就是你家大夫人!”

“哦!原来你也学会了做生意?”

“相公可别忘了,你教我的厨艺总不能荒芜了。”

“再个,你天天在外花钱如流水,可往家里放过一钱?”

“乔府这么大的开销,全靠这个酒栈。”

林川喜道:“我常说你会持家,今日看来,果然……”

又附在大乔耳边,低声道:“回去好好亲你一口!”

大乔急死人,这相公什么时候都不分地方。

林川笑道:“等下,你家相公要请人喝酒,你亲自去厨房看着,上点我教你的拿手好菜,让他们瞧瞧!”

大乔会意,转身去了。

楼上因为有人闹事,顾客早走光了。

只剩下一个中年男子,葛布长袍,腰悬佩剑,正趁着酒意,大叫道:“叫你们林大人过来……什么林大人,依我看也不过如此……”

“缩在乔府,敢出来见鲁某否?”

旁边几个衙役,不敢上前,只是周围拉着防线。

见林川过来,躬身见过礼,退到一边。

“你就是鲁肃?”

鲁肃看一眼林川,道:“你又是何人?旁人我不见也罢。”

“我就是林川!”

鲁肃吃了一惊,酒意瞬间没了,怔怔地打量林川。

只见林川一身合体白袍,不佩剑,生得五官精致如玉,双目如星,深遂如渊。

眉头微皱之间,迎面而来一股压抑之气。

鲁肃正正衣冠,躬身道:“原来你就是林川!果然气质非凡!不是常人!”

林川笑道:“你老远赶来,就是为我看相?”

“失礼了,鲁肃千里迢迢,只想喝大人一杯酒水,不知过不过分?”

“这边请!”

掌柜急过来领路到一别间。

林川道:“告诉大乔,让她亲自上菜,旁人一律不得上楼!”

“诺!”

鲁肃笑道:“看来大人是有机密事要和我谈!”

“子敬请坐!”

两人坐定,林川道:“难道子敬今天是来谈风花雪月的?”

鲁肃愣了一下,叹道:“大人料事,果然非常人能及,难怪孙策宁负不孝之名,也要跟随大人。”

“鲁肃只是想不通,大人小小年纪,何以有如此惊艳之才?”

“实不相瞒,我已来皖城县数天,这几天看了皖城县,心中着实佩服。”

“听过很多,也看过很多!孙策能认你为主,鲁肃觉得这是天命所归。”

这时大乔,先揣了一盘小菜和一壶酒过来。

大乔放下酒菜,一边道:“这酒是相公教我酿的米酒,菜是相公教我的卤菜牛肉,请大人品尝。”

鲁肃只闻到一种异香,不禁食指大动。

大乔道:“相公,胡昨来了!”

“你让那人上来即可!”

大乔退下,鲁肃道:“原来大人今天还请有客人?”

“徐庶,大人可听说过?”

鲁肃一听,喜道:“久闻此人之名,鲁某一介寒士,无缘得见,今日沾大人的光,要好好和他喝一杯了。”

此时的鲁肃还真是寒士,并没名声,只是被周瑜推荐,在吴郡做官。

而徐庶在当今的士子心中,却是非常有名气。

特别是在南阳、徐州、青州一带,那可是名人。

当然此时的徐庶还没有投到刘备帐下,自然也还没去事曹操。

现在他也是一介布衣。

正在到处寻找主公归顺。

三国时期的人,读书就是为了功名,象徐庶诸葛亮等人,也是如此。

唯一例外的是水镜先生。

徐庶和诸葛亮不投曹操而投刘备,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都看出刘备也是一代雄主,又太讲义气。

而曹操身边谋士太多,他们再去,只是锦上添花。

当然,这也不能否定诸葛亮是千百年难出的绝代之才。

在徐庶还没投靠刘备之前,林川就让自己的细作将徐庶强行请了过来。

千里送到皖县。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在曹操身边安插一个自己的人。

这对自己或许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这并不是担心曹操难对付,而是多个好处就多个好处,又不要费多大的力。

万一哪天用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