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兵临乌桓
在郭嘉被任命为军师祭酒的第二天,郭嘉就从刘平是视线中消失了,随同消失的还有武卫中郎将赵云、乌桓校尉阎柔以及刚刚混编完成的两万骑兵。
从事程绪知道这件事后,对着留在蓟县的田畴一顿臭骂,“你们眼里还有使君么?”
当然他们是有正经理由外出的,田畴面对程绪的质询,拿出了一份公文,这份公文是八天前签发的。
早在八天前,赵云和阎柔就向州牧府递交过所谓的申请,说新编的两万骑军需要进行一次野外拉练,正巧被正在陪刘平处理公文的郭嘉批准了。
然后程绪老先生被噎的哑口无言,然后程绪找到了刘平,“使君,你得管管他们,已经快无法无天了!这规矩还要不要了?”
“程先生,我也确实觉得编组完成的骑兵需要进行相关的训练,所以就批准了他们的计划,这倒也不算是大事,因为确实是经过我允许的。”
但是看着程绪的脸越来越黑,刘平马上继续补充。
“不过只有调令,没有虎符确实不妥,以后确实要完备,等他们回来了再批评也不迟,此事就劳烦他们回来后,程先生提醒一下我。”
这才把程绪糊弄走了。
程绪走后,刘平在心里感叹,李世民是真的不容易啊,自己这位程绪先生恐怕也是一个魏征一样的人物,不过也好,有这样一个人在,也是一种幸运。
其实,赵云,带着两万骑兵确实是出去训练了,不过是跑到了渔阳乌桓首领踏顿的营地附近去训练了。
整个幽州乌桓的总人数是超过10万的,但是,他们是分散在三郡的广袤土地上,踏顿的营地不过万余人。
赵云带着两万骑兵,气势汹汹的就来了,两万骑,就那么军纪严明的待在了乌桓营地外面,踏顿一阵紧张,当得知是幽州牧麾下的军队后,紧张的氛围就消失了。
要知道刘虞在整个北方,尤其是幽州的游牧民族中,如鲜卑、乌桓、夫余、濊貊等外族间有崇高威望。
想当年张纯张举联合乌桓叛乱,最多时候兵力达到十多万,烧毁城郭,掳掠百姓,张举自称“天子”,传书到各州郡,说要代替汉朝,还曾经攻入冀州,青州,盛极一时。
刘虞单枪匹马来到幽州后,乌桓部落大人丘力居立刻宣布归降,当刘虞宣布只惩首恶,并发布悬赏后,张纯张举的十万大军瞬间分崩离析,张纯张举也被手下诛杀,不到一年,幽州平靖。
刘平继承幽州牧后,延续了刘虞的政策,所以当踏顿得知是幽州牧的军队,将前来拜访的赵云请进了自己的大帐。
赵云首先自我介绍,“在下是幽州牧刘平大人刚刚任命的,武卫中郎将赵云。实不相瞒,为了不引人注目,赵云是借着带新编骑兵训练之机,前来拜访踏顿大人,有要事相商。”
“中郎将但讲无妨,既然是幽州牧下属,自然就乌桓人的朋友。”
“大人当知道,州牧希望解救流落于草原的汉民,完成老大人的遗志。”
“这是自然,整个幽州,整个漠北都传遍了使君要解救汉民的宣言。”
但是踏顿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对赵云说。
“踏顿明白刘使君的仁义,这也是可乌桓愿意追随两代幽州牧的原因,但是这鲜卑和匈奴人都不好对付啊,贸然出兵恐怕会生变故。”
其实踏顿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感觉不好,这位刘虞大人的次子,可能太年轻了,不知道鲜卑人的厉害。
踏顿甚至准备自己前往蓟县去劝说,二十年之前檀石槐带领鲜卑横行漠北,那惨痛的教训深深留在了所有乌桓人的记忆深处,贸然去挑战鲜卑人,会死无葬身之地的!
听到踏顿的话,赵云笑了,“踏顿大人确实是幽州的朋友,不过刘使君也不那么傻乎乎的去直接出兵漠北,哪怕檀石槐死后,鲜卑分裂,每一部也都不是现在的幽州能对抗的.”
赵云的话让踏顿松了一口气,不直接就出兵就好,但是另一个疑问产生了,“可是刘平大人不是宣布要解救至少10万名汉民么,如果食言恐怕会有损幽州的声誉吧。”
“这点请踏顿大人放心,其实拯救汉民未必是需要出兵讨伐的。”赵云笑着对踏顿说道。
“那还能怎么解救?”踏顿有点懵了。
“可以赎买啊,用钱帛用粮食,用布匹把被漠北各族劫掠的奴隶买回来,不也是解救么?”
“原来如此!”踏顿明白了,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乌桓与幽州亲善,自然是没有汉人奴隶的,但鲜卑、匈奴可不像乌桓一样亲善幽州,所以到时候希望踏顿大人能够出兵,震慑鲜卑,打消他们的侥幸心理。”
看着踏顿脸上的迷茫,赵云进一步解释。
“有赵云麾下的两万幽州铁骑,再加乌桓铁骑再侧,鲜卑人总要考虑一下毁约的代价,鲜卑人可从来都不是守信的代名词。”
踏顿明白了,只要不直接出兵,怎么都好说,“这个绝无问题!”踏顿拍着胸脯保证。
就在赵云和踏顿沟通交流的时候,两个鬼鬼祟祟的身影,进入了前乌桓部落大人丘力居之子楼班的营帐。
“阎司马,你怎么来了?”楼班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现在已经是乌桓校尉了,楼班大人!”阎柔身边年轻人开口。
“乌桓校尉?”
“阎校尉此次冒险前来正是为了拯救你的性命而来!”那个年轻人再次开口后楼班心中一凛。
“我现在很好啊。”楼班不自信的说,“阎校尉,这位是?”
“我来为你介绍一下,这是幽州牧刘平大人最新任命的军师祭酒,郭嘉。”
“郭嘉?”楼班重复了一下这个名字。
“楼班可不要小看郭祭酒,这可是才智无双的人物,我也是好不容易才把他请过来的。”
面对楼班不信任的眼神,郭嘉对楼班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汉人中男子二十岁及冠就代表着成年,不知道在乌桓人中,多大算是成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