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井底之蛙萧瑀

李世民一喜,这大唐目前的流民问题一直是他心里一块病。

没想到还没等朝廷出手,京都的流民就得到了缓解。

“知道是哪家出手赈灾的吗?”

李世民只当是哪个心存善念的士族门阀开仓放粮。

“回陛下,臣已经调查清楚,不是士族也不是官员,只是城中一商贾。”

“不过这个商贾最近风头很盛,他卖的那些东西也都是新奇有趣,效果颇好,就是价格有些贵,普通百姓根本消费不起!”

李世民心中一震,如今风头正盛的商贾,不就是李平吗?

“此人姓甚名谁?”

“陛下,此人叫李平,是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听说与长孙大人熟识。”

“不过此人的不管是经商之道,还是文采,以在下看来都无人能出其右。他的诗词更是一绝,让人拍案!”

如此高的评价从房玄龄嘴里说出来让很多人都是诧异。

李世民更是开心,自己的儿子不仅心系百姓,更是文采出众,居然获得了房玄龄如此之高的评价。

房玄龄是谁?十八学士之一啊!

不过救济流氓如此大的开销李平居然顶得住,他到底赚了多少钱啊?

这时大唐第一杠精萧瑀立马出来说道。

“呵!房大人怕是夸大其词了吧!那首《相思》我是听过的,虽称得上上品,但是达不到惊艳的程度吧?”

有人说自己儿子文采不行李世民自然是不愿意的,刚想教训萧瑀两句。

不过房玄龄更快。

“萧老大人怕是只读过李平的相思,有些井底之蛙了!”

“你说谁井底之蛙?”

“萧老大人莫急,请听这首!”

说着房玄龄就缓缓念出了那首鹊桥仙。

这是李平昨晚送给武曌的,按理说不应该传出。

不过武曌心里已经认定李平,她一定要努力做些什么,就把这首诗让府中丫鬟传了出来。

一大早,长安城已经不知道多少人知道了这首诗,也知道了李平公子与武曌小姐的情意。

对于如此诗句,更是让那些文人墨客按捺不住。

而此时最受伤的那个居然是武士彟。

武士彟是国公,也是工部尚书。

不过毕竟是李渊近臣,所以品级高但是权力不大,也就负责修缮城墙宫殿什么的。

比如最近正在修缮的太明院,就是武士彟下面的人在负责。

平时也被李世民特许无需上朝议事,其实就算变相削权。

李平公子当下不管是在文人眼中,那些夫人小姐眼中,还是受苦受难的百姓眼中都是神一样的存在。

如此大智大善俊朗不凡的公子,居然也会为情所困。

这根本原因就是你武士彟为了自己的面子阻挡二人结合,怎么能叫人不恨?

武士彟做梦也没想到,这一早去上班,刚到工部,就被同僚那些异样目光盯的浑身难受。

后来一问才知缘由,气的他立马回家打算教训武曌。

不过见到自己这个女儿又没了脾气,也舍不得打舍不得骂,最后只能禁足十日了事。

不过李平那首诗,他还是极为喜欢的,心中对李平的印象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更加升高一分。

武士彟这辈子最大的优点就是眼光毒辣,能在当年一眼叨中太上皇李渊,用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持李渊征讨天下,才有了今天的风光。

不过对于李平,武士彟却多多少少有些看不透。

这个空有才华心无大志的小子,真是叫人又爱又恨!

话说回来朝堂之上,房玄龄缓缓念出了那首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念完之后,满堂鸦雀无声,就连李世民都无比震惊。

房玄龄说道:“怎么样萧老大人,此诗如何?”

萧瑀被弄的满脸通红,还是硬着头皮说。

“诗确实是好诗,不过此才华用于谈情说爱未免**。”

这一次连李世民都听不去了。

“萧老爱卿,有才便是有才,你一位宰相怎么如此狡辩?”

萧瑀连忙施礼后退,不过他心中仍是不服。

李世民继续说。

“为何这首诗朕之前未听说?”

“陛下,这是李平昨天为应国公千金武曌小姐所作,今日方才传出!”

李世民一笑。

“这小子!不是赚钱就是谈情说爱,活的还真明白!”

李世民想着午后去李平那坐一坐,顺便安排个官职给他,亲儿子也不能一直这样不作为吧!

“报……启禀陛下!长孙大人来信,关中,陇西的士族已经开始放粮,灾情正在慢慢得到控制!”

“好!辅机不愧为朕的左膀右臂,办事确实效率!”

就在李世民准备退朝之时,萧瑀像是想起什么一样。

“陛下!臣有本要奏!”

李世民一皱眉,刚才想什么去了。

“准奏”

“陛下,那李平赈灾之举实属收拢民心,怕是有妖言惑众之嫌,不然谁人能如此散财,不图回报的帮助那流民?”

萧瑀心眼是很小的,还记仇,刚才一直在想找个理由反驳。

“萧瑀,我念你年纪大了,当你一时糊涂胡言乱语,再有此言语定然重罚,退朝!”

李世民气的鼻孔都冒烟了,没再理他!

萧瑀满脸震惊,他怎么也想不明白陛下为何会如此生气?

不过萧瑀心里就是不服!

而就在李平在酒吧办公室等待孙有田买马回来的时候,酒馆出事了。

大唐第一熊孩子程处默(陈咬金之子)与蜀王李恪(不算李平是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但不是嫡出,母亲是隋炀帝之女)来到了酒馆。

进来李恪发现没有预约居然没有位置,立马破口大骂。

别看李恪才十四岁(李恪此时只有十一岁,作者给他拔苗助长了几年,以后的小说的历史人物再有年龄的出入作者就不解释了哈,参考李恪。)

但性格却极为暴躁,武艺在皇子中算是最高的那一个。

大唐皇子,堂堂蜀王,哪里遇到过这种对待,当场就翻了脸。

程处默与蜀王算是朋友,今日听说长安城最近有间酒楼火爆异常,二人相约来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