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文化的统一 下
铛、铛、铛、~
当紧急朝会的钟声被敲响,以为在在咸阳城内的有资格上朝入殿议政的官员都要第一时间前往咸阳宫,可以上朝但是不能议政的官员也要第一时间前往咸阳宫,在广场上等候。
一时之间,咸阳宫殿前的玄武大道(这里按照朱雀大道,秦朝崇拜水德黑色,玄武亲水)上车马有序的完宫殿前的广场聚集而来,五马的侯爵,四马的公卿,三马的大夫,二马的公士,一马的庶人。不管担任的职位如何,在上朝之时乘坐的马车只能按照爵位规定的乘坐,越爵而乘,诛。
紫鸢驾驶者四马拉车行驶在玄武大道之上,车厢里的司徒看着第三次大朝会,没有第一次大朝的威严(第一次大朝会是迎接王贲,但是军队从咸阳宫殿到咸阳城门),也没有第二次大朝的壮美(天下四十六郡的郡守和所有有资格官员都入朝,每一位官员根据职位的不同,衣服的颜色也是不同,聚在一起雄壮而美丽),这一次没有军队,没有郡守,就只有咸阳城内的官员,减少了威严、雄壮和美丽,只留下了咸阳城内处理帝国政务的帝国机器。
司徒看着所有驾驶马车的车夫都闪烁着精明的眼神,遇到爵位或者官制比自家老爷小的就横冲直撞过去,遇到比自己老爷高的就紧急缓慢行驶,让人在前头。
司徒已经看到五六辆马车在遇到自己之后车夫停下或者缓慢行驶让自己的马车驶过,路过看过去,车夫后者官员的眼神里流露出来谄媚的表情。
紫鸢驾驶着马车再次来到咸阳宫殿前的广场上,司徒再次看着那十二樽铜人,在清晨的阳光中耀耀生辉,反射出来的青金色的光芒显的铜人神圣中带着一股神秘的色彩。
司徒看着上前打招呼的李斯。
李斯说道,“我相信这一次是因你而起”。
司徒,“为何这般肯定”。
李斯转身和司徒一样看着广场上的铜人,“收缴兵器已经过去了两月有余,各郡却还在络绎不绝的咸阳输送”。
司徒看着李斯不回答自己而是转移话题,于是回答道“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纷争就会带来争斗,争斗就会拔出武器,武器的使用就会带来死亡。帝国依法治,断的就是死亡的根源“纷争”,没有了纷争就不会有后续的一切,所以禁兵令会一直存在”。
李斯听着司徒的话,知道自己对于法的理解够不上司徒,但是这么浅显的道理司徒不应该向自己解释,毕竟自己想要知道的又不是这个。
司徒没有听到李斯的回答,就知道刚刚的答案不足以满足李斯,于是说道,“帝国现在需要的是“法制”,帝国稳定之后需要的就是“法治”,所以在下一直都在讲究“制”,而不是到“治”,所以,帝国还没有到满足于当下成绩的时候”。
李斯听着司徒说的“法制”和“法治”两个词,点了点头就往自己来时的方向离去。
司徒看着李斯王官员扎堆的地方走去,想着自己应该要把旗下可以参与朝会的三法组建完成了,不然每一次参加朝会自己都是一个人,怪冷清的。
两辆五马拉车来到咸阳宫前,车上的王翦王贲分别下车之后看了司徒一眼,就直接的往咸阳宫殿大门走去。两人的身份特殊,如果和其他人走的太近对人对己都不太好。
门卫郎打开了宫殿的大门,所有的官员按照直接的站位站好之后有序的进入,过了盏茶功夫,就见赵高出现在高台之下,高声说道,“皇上驾到~”。
秦始皇出现水池后方的高台之上,端坐龙椅看着下方行礼的朝臣。
在秦始皇出现在高台之上时,所有的官员都跪拜行礼道,“大王万年,大秦帝国万年”。
秦始皇看着下方的司徒,想到昨晚盖聂的评价,对司徒越看越喜欢。一时都忘了叫群臣免礼。
秦始皇就这样打量了司徒盏茶的功夫才抬头看向其他官员说道,“免礼”。
跪了半盏茶的群臣连忙说道,“谢皇上”。
带所有的官员都跪坐道自己的位置之后,秦始皇开口说到这次朝会的议题,统一文化的制度。
就见秦始皇说道,“根据秦国的律法,新年将在不久就到来,但是诸国旧地,已经出现了过年的气象,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帝国新增的子民还在想着被朕灭亡的国家。前有文字,现有时节,所有得文化都与我大秦不符,(说着拿出司徒作业献得奏折)这份奏折上详细说明了帝国的文的化统一和文化统一的方法,赵高给诸位念一念”。
赵高连忙上前接过那一份奏折,接过手后感觉到手中之物的轻微,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纸张,但是每一次都有一种震撼的感觉,薄薄的一张纸,却又着比以往数百卷竹简记载的还要多,真是一张伟大的纸啊。赵高打开奏折,看向奏折中的文字,惊讶的差点没有控制住体内的真气,赵高偷偷打量了一下司徒,这是不会武的人写出来的,不会武能写出带有剑术的字(赵高负责教导胡亥,所以秦法和书法文化造诣不低,但是司徒修改过的秦法和一些司徒的法,赵高还是不能理解的),打量完就开始了宣读奏折上的内容,从帝国根据民俗设立节日到所有人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不遵守节日结尾,后面那一小句被秦始皇给用朱砂划掉了。
群臣听完反应不一,李斯看着司徒,在想到按照所说的去做,不出十年帝国内部的所有人都会只知道秦国的民俗文化,不知道其余六国的民俗文化。不出三十年,帝国就年只有秦民而没有六国的子民。王绾听后看向司徒的眼神更加深邃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王翦王贲父子听完之后看了司徒一眼,转头互相看了看,眼里都露出了不可与之为敌的意思。其余官员有的露出崇拜,有的还没有想明白在问已经想明白的人,有的看向竹简这个团队的领头者,有的干脆直接放弃思考而显得双目无神。
赵高宣读完毕后把奏折呈上给秦始皇,秦始皇接过后再次看向手中的奏折,欣赏的司徒的书法,让殿内的群臣消化一下。
过了盏茶的功夫,秦始皇看向群臣问到,诸位爱卿商讨一下应立什么节日。
有人说道,根据厉法所设的二十四节气的节日之外,应当还有我大秦帝国的新年应该设立在内,一年设二十五个节日。有的说把二十四节气中的四大立节和帝国的新年设为大型的节日,其余为小型。有的说帝国的新年卫大笑节日,二十四节气为小节。总之各有各的说法与想法,却都是围绕着大秦帝国来说,没有其余国家的民俗在内。
几位朝中的大佬都没有答话,如果只是说一说二十四节气和新年,还用召集所有人吗?再说了,只有帝国节日,还这么统一其余各国的子民。
秦始皇听着那些没有重量的官员手的话和建议,没有说话,而是看着李斯、王绾、冯去疾等人。
朝廷的几位大佬看到秦始皇的目光向着自己扫来,就知道不能再等待下去了,不然就玩大了。于是就见李斯出列说道,“禀皇上,臣人为出了帝国的民俗文化之外还应当考虑到原先诸侯国的民俗文化,只有帝国认同他们,他们就会对帝国感恩戴德”。
其余的王绾、冯去疾、萧理恒等人都附议到,臣等附议。
秦始皇看着李斯等人,就知道已经达到目的了,接下来就是商讨什么节日了。
于是秦始皇说道,“准,那么说说应该设立什么样的节日和应有的民俗”。
之后就是商讨节日了,废了一个时辰确定了下来,取消了以往的节日,重现设计了节日,总共如下:根据厉法二十四节气要用来指导播种和看气候变化,所以所有的节气当天都应当做节气应当做的事。其中秦国的新年改为正月第一天,周朝的清明节和节气清明合并为同一天,周朝的寒食节不变,为清明前一天,根据楚国的屈原设计的五月五号端午节,根据韩国设计七月七日七夕节,根据齐国民俗设计的八月十五中秋节,根据燕国设计九月九人重阳节,根据传说设计腊月三十除夕。还有特殊和节日,根据统一战争结束设计的帝国诞辰,根据发动统一战争的日期成立的干戈节,根据新法成立的日子设立的国法节,根据新的国政体系设立国政节,最后就是根据皇上登基设立的同庆节。
这些节日配合相应的民俗和风情成为了大秦帝国统治帝国子民的一大民俗文化武器,帝国子民行为上的统一造成了帝国没有因为战争再次分裂成诸多小国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