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第二日朝堂之上。
赵祁高坐龙椅,看着下方已然没了昨日那般热闹的朝臣。
脸上露出一抹常人难以察觉的冷笑。
如今的朝堂之上,半数文臣武将都已经引咎辞官,告老还乡。
现在还能够站在此地的,皆是一些对大秦问心无愧之人。
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心存侥幸者。
只不过毕竟是少数。
“陛下,微臣昨日遣人清点国库余粮,发现其中有三万石粮食不知所踪。”
“如今国库之内,仅有十三万石粮食。”
蒙毅缓缓走到大殿中央,躬下身子,对着赵祁恭声说道。
他也是没有想到。
居然在天子脚下都有人敢对国库的余粮下手。
这可是足足三万石粮食啊,可是能够让一个郡县的百姓足足吃上一个月啊!
如此之多的粮食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没了。
必然是有着朝中重臣从中搞鬼。
中饱私囊!
“三万石粮食,当真是出乎了朕的预料啊。”
赵祁闻言,冷哼一声。
他早就已经预料到国库的余粮会被某些官员拿来中饱私囊。
但是他也是没有想到居然会有三万石粮食消失得无影无踪。
如此之多的粮食从国库当中被运走,必然不可能是仅凭借一人之力就可以办到的。
其中必然是有着诸多朝堂重臣相互帮忙。
官官相护!
“治粟内史何在?”
赵祁环视下方众多文臣武将,沉声问道。
许久过后,都无一人出声。
只见蒙毅出言道:“回陛下的话,治粟内史前日上书太上皇,已经告老还乡。”
听到这话的赵祁顿时间明白了诸多东西。
身为九卿之一的治粟内史,掌管一国财政的大人物。
居然在这种时候告老还乡,当真是一个聪明人啊。
“陛下,需不需要末将派人将其抓回来?”
就在此时,一旁沉默不语的王贲突然间开口说道。
如今的王贲已经手握十余万咸阳驻军。
已然成了一位实权将领。
若是说蒙毅日后极有可能官拜丞相。
那么王贲日后则是有可能官封王侯!
身为新帝赵祁身边的扶龙之臣,也唯有他们二人方才有可能走得更远。
“不必了,既然朕已大赦天下,若是此时对其下手,岂不是闹了笑话。”
赵祁摆了摆手。
旋即对着蒙毅出言问道:“蒙大人,倘若将国库之内的所有余粮分给琅琊郡等三郡百姓,能够支撑多久?”
听到这话的蒙毅皱起了眉头。
思索片刻后说道:“回禀陛下,如今我大秦国库之内余粮乃是十三万石,若是分到三郡的话,约莫能够支撑一月有余。”
“仅仅一月有余吗?”
赵祁口中喃喃。
他很清楚,这十三万石粮食还远远不够!
倘若蝗灾过境,那么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掉的。
更何况蝗灾一旦出现,就极难抑制,若是在初期的话就加以防范,或许还能够有机会将其消灭。
但是因为琅琊郡、胶东郡以及东海郡三地郡守隐情不报的话。
那么蝗灾极有可能已经形成了巨大规模。
一旦失控,与三郡相邻的几个郡县也必然会遭殃。
如此一来区区十三万石粮食根本就远远不够!
如何才能够让这十三万石粮食最大化呢?
赵祁思索一番过后,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主意。
“蒙毅。”
“臣在。”
“传朕旨意,联系咸阳及其周遭郡县的各大米铺。”
“将国库之内的十三万石余粮尽数出售。”
赵祁对着蒙毅下令道。
后者此时一脸疑惑道:“陛下,如今正是粮食缺乏之际,为何此时抛售粮食笼络钱财?”
蒙毅很是不解。
若是真的发生了蝗灾,那么钱财与粮食相比,根本就是一堆破铜烂铁。
什么金银,都不如粮食来得重要。
“谁说朕要笼络钱财。”
“等将国库之内的粮食抛售出去以后,所有的钱财都去购买糟糠!”
赵祁的话语出口,顿时间引起了一片哗然。
什么!
卖了余粮买糟糠?!
这就好比是你将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卖了,买了一堆不值几个铜板的玉器一般。
简直就是一件难以理喻的事情。
“陛下!”
“万万不可啊!”
“岂有拿精粮换取糟糠的道理啊,更何况糟糠乃是猪食,怎可为人所食啊!”
“陛下,若是真将国库粮食卖了买糟糠,必然会受天下人之诟病啊!”
“臣斗胆,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啊!”
“陛下!如今大秦时局动**,此事非同小可!万万不可儿戏啊!”
“陛下......”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皆是乱作一团。
纷纷跪伏在地上,企图让这位刚刚登基的新帝收回这道旨意。
就连此时跪伏在地上的蒙毅也是一脸的苦涩之色。
他也想要同下方的这些文武百官一样,企图让新帝赵祁收回成命。
但是他又无比清楚赵祁的性格,绝不会做这种没有把握且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他之所以拿精粮换糟糠,必然是有着自己的打算。
只是......
“你们这是在违抗朕的旨意吗?”
在一片哗然声中,一声漠然的声音响起。
只见原本高坐于龙椅之上的赵祁缓缓站起身来。
凝视着下方的文臣武将。
斥声道:“难道朕不知晓糟糠不为人之食?”
“难道朕不知晓精粮的珍惜?”
“难道朕愿意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做这般遭天下人唾弃之事?”
说到这里,赵祁便不再继续说下去。
而是凝视着眼前众人。
沉声道:“你们身为朝堂重臣,何曾知道大秦百姓之苦?”
“倘若当真蝗灾降临,那么遭殃的不是你们这些在庙堂之上言之凿凿,口诛笔伐的朝中重臣。”
“而是那些无依无靠,只能够忍饥挨饿,饿死床榻的大秦百姓!”
“你们锦衣玉食,不愁粮食,日日夜夜皆是大鱼大肉。”
“你们可曾知道那些遭了殃的百姓如何?”
“人人食草根,食树皮,甚至易子而食!”
“朕又何尝不知晓糟糠难咽。”
“但试问用粮食去救助灾民,粮食难免不够,到时候会死很多人。”
“倘若换成了糟糠,那么就相当于三倍甚至是五倍的吃食!”
“对于灾民来说,重要的的是能够活命!他们可不会在意吃的是精粮还是糟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