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远程攻防,一路血色

呜呜呜……

号角再起,赵军东岸军阵缓缓而动。

面对着平缓区域的是骑军方阵,他们能够依靠战马的速度快速通过死亡平原,规避秦军弓兵的袭击。而面对壁垒,骑军的办法不多——垒土法算是其中最好的办法了。

在最前面的几排骑军,皆着重甲,战马眼睛也被蒙住,关键部位更是有甲胄覆盖。因为他们要承受最先最重的打击。他们除了腰间的弯刀外再无其他武器,这是为了减轻战马的负重,同时每人背了一大袋的土块,需要他们扔到壁垒之下——三排的土袋,足以在壁垒前铺就一条坡度,为后续的骑军冲锋提供有利的地形。

在背土的骑军后面是手持短弓的骑军,他们要为前军提供一定的弓箭火力压制以减轻压力,同时他们需要通过自身的冲锋,将前军铺就的土坡压牢以保证后续骑军突入通道的顺畅。

最后面的骑军则是手持长矛,腰佩弯刀的突骑军,他们是骑军真正的搏杀主力,负责突入壁垒,斩杀敌军。

在有丘陵起伏的地区,赵军部署的则是步军方阵,可以依靠起伏的地形规避一些空中打击。

在步兵阵最前面的毫无疑问是两排的盾兵,左手持有长盾,右手握着制式佩刀。

盾是由木质的底芯制成,上面蒙上一层浸润过油的牛皮,四周再以铁皮固定,中间又钉有铆钉,铁皮加铆钉的设计让箭矢很难钉在盾面,更难以穿透,而大且厚重的样式给予了盾兵最大的防护。

盾兵之后是两排轻步兵,也是最最危险、最最厉害的兵种,他们身形不算魁梧,身无甲胄,更无头盔,只有手中泛着寒光的长刀显示着他们的勇武。他们是战场的死神——跳**兵。行进中躲在盾牌之后,一旦接触后便跳**出来对敌军进行杀伤。而为了足够的灵活,放弃了所有的防御,拿着最锋利的长刀,专为收割敌军,打破缺口而存在。

跳**兵后是身着扎甲、手持长矛等长兵器的步卒,他们可以从盾牌上方的缺口伸出长矛给予敌军杀伤,同时也能抵住敌军的盾牌隔离出战场,给自己的跳**兵和后方的弓兵腾出作战空间。甚至如果骑军来袭,长矛也能对骑军造成一定的威胁。一寸长一寸强,在战场之上长矛兵从来都是步军的中坚力量。

长矛兵之后,是身着铁甲,左手绑着小盾,右手握着制式长刀的步卒,这是攀登壁垒的主力,有一定的防御力,也有不小的攻击能力,却都不太突出。(简称炮灰。)

步军阵后则是弓兵及其他的攻城机械部队。

咚咚咚……战鼓响起!

骑军校尉挥剑一指,骑军阵线呈锥形阵分批出发,最前面的重甲骑兵很快将速度提升起来,随后的弓骑兵不疾不徐地匀速前进,而最后的轻骑兵还在保存着体力,缓缓前行。

随后步军校尉也是拔剑出鞘,盾兵将长盾举起,一个个小的方阵组成钩行之阵向壁垒推进。而弓兵也藏身于钩行之阵后,正准备搭弓射箭。

秦军这边听到赵军的号角声,也是忙碌了起来。

骑兵克星的床弩已经摆放到位,一百二十名壮汉正在缓慢地推动绞盘,进而拉开牛筋制作的弩弦,手臂粗细的“箭矢”被安放在床弩之上,巨大的三棱刃铁镞上还遗留着血色的斑痕,彰显着它的武勋。(床弩的箭矢一般都是重复使用的,尤其是箭镞,由于制作工艺要求十分高,用铁也巨多,足够坚硬使得战后的损伤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战后一般都会想办法回收。血斑也就这样留了下来。)

抛石器已经从库房中推了出来,石弹、火焰弹,更重弹药已经摆放在一旁,几十名兵卒在屯长的指挥下调整着抛石器的角度与位置。

壁垒之上的滚木礌石已经堆满一地,金汁已经被烧的冒泡,整个秦军壁垒散发着一股股浓浓的粪臭味。(金汁——煮沸的粪便尿液,美名“金汁”,古代守城多用,不仅可烫杀敌人,且粪便肮脏,伤口多腐,难以医治。)

几百米的距离,骑军转瞬已到近前!

随着一声“放!”

破空之声伴着撕裂声与惨叫声,宣告秦赵血战的开始。

十余架床弩一齐发射,巨大的反震力在壁垒上震出一阵阵的尘烟,手臂粗细的箭矢晃晃悠悠、却以极快的速度飞向敌军,三角形的箭镞泛着寒光,誓要将一切敢于挡在前面的物体——撕碎!

一道钢铁洪流与“单薄”箭矢相互碰撞,血花顿时洒满天空。

赵军重骑兵连人带马被秦军床弩所洞穿,而最前面的骑军,更是被床弩撕成了碎片。床弩箭矢破空的呜咽之声在洞穿三层人马之后才渐渐消失。

秦军一阵欢呼,显然很满意床弩的效果。一旁的校尉极力压制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吆喝着麾下士卒对床弩进行重新装填。

而赵军重骑兵的锋锐为之一钝,但很快在校尉的调整下,新的锋矢形成,来不及伤悲与胆怯,赵军骑军踏着同伴的尸体与内脏,继续朝着秦军壁垒前进。

而此时,赵军弓兵与弓骑兵的箭雨也已经到达秦军的头顶。

“护!”秦军各处校尉大喊道。

一旁的秦军盾兵赶忙将身旁的步卒护在盾牌之下,箭雨插在盾牌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但更多的箭矢还是落在了秦军将士的身上,顿时秦军壁垒哀嚎一片。

赵军还来不及高兴,校尉赶紧大喊道“护!”他可不想变成刺猬。

听到自家将军的招呼,步兵阵中的跳**兵和长矛兵立刻缩到长盾兵之后躲避箭雨袭击,而手绑小盾的步兵则三两人一组,将盾牌组合躲避箭雨。

不多时,呼啸的秦军箭雨袭来,叮叮当当的声音再度响彻战场,由于赵军有所防备,秦军的箭雨没有起到想要的效果。当然,由于手盾毕竟面积较小,又是两三人共盾,只能防护道脑袋脖子等要害部位,尽管有所防御,却也不是毫发无损。

箭雨过后,校尉大喊一声“进!”

随即步兵方阵迅速利用秦军搭弓的间隙进行推进,而弓兵则立刻搭弓再度对秦军发射。

就这样,你射箭我躲,我射箭你躲,赵军步阵在付出几千人代价后终于到达秦军壁垒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