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帝王心术,殷殷教诲

朱标在马仲良的引领下,进了吴国公府。功夫不大,已至朱元璋的书房。

书房里面坐着的,除了朱元璋外,还有一个身量不高,衣衫褴褛,满面风霜却拥有一双雪亮眼睛的中年男子。此时那男子,正将最后半个包子塞入口中。

“见过父亲大人!”朱标微微躬身。

“来!标儿!”朱元璋站起来,指向那名中年男子,道:“咱给你介绍一下,咱们吴国的大英雄。”

“不敢!”

那中年男子用力将最后半个包子咽了下去,大礼参拜,道:“洪都城领兵千户张子明,拜见世子!”

“免礼。”朱标以手相搀,道:“既然父亲大人说你咱们吴国的大英雄,那你一定是为我吴国立下了泼天的大功!坐!快坐下说话!”

“谢世子!”

张子明这才重新落座。

朱元璋和朱标,也坐了下来。

朱元璋道:“张子明,你把洪都的情况,再给世子说一遍。对了,渴了就喝口茶,你这一路太辛苦了,用不着太拘束。”

“是。五十二日前……”

张子明口舌便给,很快就把洪都之战的经过,交代得清清楚楚,连自己如何突出重围都详细讲明

最后,张子明朗声道:“贼兵虽盛,但是连日攻城,战死者不少。而且贼兵顿兵于坚城之下,士气已堕!只要吴国公率大军增援洪都,必可破贼!”

“说得好啊!”朱元璋赞赏地微微点头,道:“咱听人说书讲古,那冲破百万大军的重围求援的,都是历朝历代了不得的猛将!虽然实际上的战事,跟说书人口中的战事是两回事。但是,事不同而理同。张子明,你这次能破围而出,来应天求援,就是立下了盖世奇功,可与古之猛将相提并论!”

“末将愧不敢当!”

“呃……现在,咱给你两个选择。”朱元璋道:“第一个选择,就在这应天城里好好休息。待咱破了陈友谅,少不得记你的大功,论功行赏。第二个选择呢,就是再回去一趟,回去告诉洪都城的弟兄们,一个月内,援军必到!”

张子明毫不犹豫地道:“末将选第二条!”

“好!不愧是我吴国能破围求援的英雄!军情紧急,咱也不留你了,快快回去吧!”

“是。”

“张千户,请随奴婢来。”马仲良将张子明引了下去。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朱标忍不住道:“这个张子明,真是个了不得的人才啊!”

朱元璋回身把门关上,道:“所以,你觉得可惜了?”

“是觉得可惜。”朱标道:“张子明上次能顺利破围求援,已经是邀天之幸。这再回去……虽然确实有可能再立下盖世奇功,但更大的可能,是没有上次那么幸运了,得折在陈友谅的军中。”

朱元璋坐了回来,道:“要咱说啊,张子明这一去,既可惜,又不可惜。”

“为什么?”

“标儿你现在的学问比咱高。你听没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叫做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朱标道:“那是唐人韩愈的《马说》里的一句话。”

朱元璋道:“那你记得不记得,一个冠军侯霍去病的典故。别的名将,都喜欢与士兵们同甘共苦,霍去病反其道而行之,宁可自己的肉食吃不了臭了,也不肯分给普通士卒。但是,照样深得军心,百战百胜。”

“那是因为,霍去病赏罚分明。对士卒来说,想吃肉可以,拿战功来换。所以,将士用命。我明白了!”朱标道:

“父亲大人的意思是……这世上并不缺人才,只要赏罚分明,多的是人才愿意为咱们效力,当用则用。即便折上一些,也算不得多么可惜?”

朱元璋道:“没错,就是这个道理。这世上的人才多了去了,不愿意跟咱们走的,就一刀杀了。愿意跟咱们走的,咱就让他们人尽其才,当赏就重赏,当罚就重罚,当用也就毫不吝啬地使用。真的折了也就折了,咱给他死后哀荣,给他的子孙富贵也就是了,用不着多么可惜。”

这就是父亲的帝王心术么……

恐怕在他心目中,除了和他有血缘关系的人外,所有文臣武将,都是为他夺天下的工具人吧!

冰冷!

无情!

赏罚分明!

孤家!

寡人!

一身系天下安危!

朱标心中一凛,道:“多谢父亲大人教诲!但是……这其中的关键,是咱们手中有无数贤才可以消磨。为君者,又该如何做, 才能知道谁是贤才,谁是庸才?谁是咱们的忠臣,谁又是奸佞呢!”

朱元璋想了一下,道:“明面上那些什么礼贤下士啊、亲君子远小人啊,科举征辟啊,这些大道理你都懂,咱就不多说了。现在,咱只说三条。第一条,就是……察言观色。”

“察言观色?凭借察言观色认定一个人是忠是奸,是贤是愚,没那么容易吧?”

“当然没那么容易。”朱元璋道:“这一条,兴许只有咱能用,标儿你是学不会了。”

“为什么?”

朱元璋苦笑道:“因为,咱做过乞丐啊!不会察言观色的话,连命都活不了,哪里还能成得了现在的吴国公?”

朱标道:“天下的乞丐千千万,能成为吴国公的,却只有父亲大人一个。所以,别的乞丐,只能用察言观色的本事要饭。父亲大人,除了学会用这本事要饭,还学会了用这本事识人。”

朱元璋有些得意的点了点头,道:“标儿你这话,咱爱听。现在,咱再告诉你第二条。这为人君者,虽然行事要尽可能的光明正大,但阴私之事,也是免不了的。一阴一阳,一光一暗,才是为君之道。毛骐!”

“在!”一名其貌不扬的中年男子,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朱标当然认识毛骐,此人姓毛名骐字国祥,濠州定远人,现在官职是权理中书省事。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朱元璋的大秘书。虽然官位不算高,但论真正的权势,不比李善长小多少。

朱元璋吩咐毛骐道:“以前标儿还小,咱不愿意让他知道那么多阴私之事。但是,从今以后,拱卫司的秘报,都给世子抄录一份儿。世子有什么事情,也可以吩咐拱卫司去办。”

所谓拱卫司,就是锦衣卫的前身。

“是。”

毛骐向着朱标深深一躬,道:“拱卫司的管领校尉之职,是微臣兼着的,世子有事尽管吩咐。微臣不在的话,世子吩咐副校尉叶春也行。拱卫司的日常事务,就是由叶春负责的。”

朱标点头道:“嗯,本世子知道了。有事的话,本世子会让姚广孝拿着手令去找你们。”

朱元璋谈兴甚浓,继续道:“还有第三条,多创造一些,辨别忠奸不肖的机会。咱考考你,如今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取洪都,咱们应该怎么办呢?”

朱标道:“把这消息,尽快散布出去,看看群臣的反应?”

“哈哈!就是这么简单!毛骐,你赶紧去安排一下!”

“是。”

毛骐转身离去。

趁着这个空当。朱元璋有些好奇地问道:“对了,标儿,陈友谅六十万大军来袭,你怕不怕?”

“当然不怕。”

“为什么?”

“都到这地步了,父亲大人还甚有心情教导儿子,可见一切都在父亲的掌握之中。而且……”朱标微微一笑道:“难道,没有张子明送信,父亲大人,就不知道洪都危险了么?到底是谁有能力,把之前洪都被围的消息,封锁地如此严密呢?”

“哈哈!不愧是咱的种,随咱,就是聪明!呃,咱再考考你,这次咱们对付陈友谅,到底有几分胜算?”

“儿臣以为……”

朱元璋和朱标细细谈论着军情。

不知不觉间,已经是两刻钟的时间过去了。

毛骐走了进来,微微躬身,道:“启禀吴国公,都安排好了。”

“很好!”朱元璋站了起来,披上外衫,道:“标儿,咱们走。”

朱标微微一愣,道:“这么早?去哪?”

“中书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