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追亡逐北,气吞千里

龙湾之战胜利后,朱元璋多了数十员猛将,以及一支近十万众的精锐水师,当然形势一片大好。

第二天,他就连发军令,乘胜追击。

当日,吴军攻至采石城。陈友谅凭着几千兵马,还想找回点场子,被朱元璋麾下的大将常遇春、廖永忠、华云龙等人打得大败,再次逃窜。

吴军乘胜追击,翌日收复了太平城。丫鬟孙氏抱着花云三岁的儿子,来见常遇春。常遇春早就从陈汉降军中听说了花云的事迹。眼见花云之子,常遇春潸然泪下,赶紧命人为花云修墓,并亲自祭奠。然后,常遇春汲取上次太平城西南临姑溪水道的经验教训,派人改筑了城墙,往后移二十余步重筑。从那以后,敌方巨舰就不可能直泊太平城头了。

就在常遇春处理太平诸事的时候,其他吴军大将,还在对陈友谅进行追击,一路势如破竹,已至安庆。

安庆原来是天完帝国大将赵普胜镇守,朱元璋几次攻打,都损兵折将徒劳无功。但是,谁让陈友谅为了篡位,半年前以谋反的罪名,将赵普胜杀了呢。

所以,此城虽然城防坚固,易守难攻,还是被吴军轻松攻破。陈汉大将于光、欧普祥皆降。

安庆乃是江西和安徽的边界重要节点。长江穿城而过,两边为山区地带,崎岖坎坷,难以行军,唯独留有一段大约百余里的狭长区域可行水军。好死不死的是,安庆城西还有大面湖泊直通长江可以驻扎水师,扼守长江水道。

此城端的是水路要冲,兵家必争之地,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称!

安庆一下,陈友谅再想顺流南下,东攻应天,已经远没当初那么容易。

朱元璋的安全感,何止增加了一倍?

所以,朱元璋心满意足,下令停止了进攻。毕竟,吴军的敌人又不是只有陈友谅这么一个,还有个苏州的张士诚,山东的察罕帖木儿嘛。在陈友谅身上花费太大力气,被张士诚或者察罕帖木儿捡了便宜怎么办?也该修养修养生息了。

按说陈友谅你吃了这么大的败仗,敌人又好不容易穷追猛打了,你就老实待着,好好休养生息呗。

但是,陈友谅吃了这么大的败仗,不甘心啊!

于是乎,没过一个月,他就派麾下的第一大将张定边引兵偷袭,重新夺回了安庆城。

原本感觉“安全了”的朱元璋,又感觉“不安全了”。

那还得了?

朱元璋大怒,率吴军主力,亲征安庆。

他一方面令大军陆地上佯攻安庆城,一方面水师突然出击,攻破了陈汉军的水寨,击毁汉军战船八十余艘。

水师覆灭,安庆已不可守,吴军轻取安庆城。

此战虽然朱元璋也用了一定的作战技巧,但总体来说,吴军没有什么奇谋妙计,就是凭着实力取胜!

然后,来都来了,吴军岂能轻易退军?他们继续向前,乘胜攻向了江州。

当时,陈汉的国都就是江州。

陈友谅眼望着江州城外江面上密麻麻长舟巨舰,真是心头滴血——我的!这些舰队全是我命人打造的!这些水军,也曾经全是我的兵马啊!

无可奈何之下,陈友谅弃了江州,带着妻子儿女以及陈汉的文武百官,连夜西逃。一口气从江西的江州,跑到了湖北的武昌才停住了脚步。

吴军乘胜追击,连克蕲州、黄州、兴国、黄梅、广济等城,占领了半个江西!

反正吴军中,有很多陈汉降将是江西人。他们收起江西土地来,那叫一个轻松!

原本吴国的地盘,是浙江的一部分以及安徽的一部分,加起来,也不过是半个省多一点。

现在可好,先是追亡逐北占了不少安徽的城池,再加上占了半个江西,相当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多了一半的土地和子民。

对于朱标来讲,这当然是纯粹的大喜事一桩。

随着吴国地盘和子民的增加,他这个吴国公世子的含金量越来越高,气运自然也随之水涨船高。

现在朱标识海内的气运金蛋,不仅相较龙湾之战以前增大了一倍有余,而且增加了无数玄奥神秘的花纹。想必下次金蛋开出的奖励,会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但对朱元璋来说,就颇有些幸福的烦恼了。

没办法,朱元璋吃撑了。

如今朱元璋的大军中,有两成的战将是陈汉的降将。有超过三成的士兵是陈汉的降军。

他们能轻而易举地背叛陈友谅投降朱元璋,就不能轻而易举的背叛朱元璋投降别人?

还有那些原本归属于陈汉的子民,真的认同吴国的统治吗?

如果不能好好消化一番,朱元璋简直睡觉都不安稳。

于是乎,朱元璋的大军完全停了下来。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吴国境内开始了。

先说军事。

朱元璋调了最有威望的几员大将调进入中书省,主持全国军事改革。邵荣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徐达为中书省右丞、汤和为中书左丞,常遇春为中书省参政、邓愈为中书省参政。

这五人负责全国的军队调动和布置,让吴国上下总共近三十万大军凝为一体,如臂指使。

再说民政。

首先,设立盐法,对境内的食盐买卖征税,二十税一。

其次,设立茶法,吴国是茶叶的主要产地。商人要在产茶的郡县缴钱领取茶引,方才准许出吴境贸易。

最后,设立宝源局,铸造大中通宝钱,与历代铜钱并行。

当然了,无论是军事方面的改革,还是前面几条民政改革,都只是繁重而已,算不上棘手。

真正棘手的还是土地问题。

土地是农民的**,与此同时,也是帝王的根本所在。有了土地,就有了粮食,有粮能能招兵,有兵就能抢地盘,地盘多了就是皇帝。这是人人都能懂的大道理。

大道理人人会讲,真正用好这个大道理,就没那么容易了。

比如现在,连年征战,一方面是田地荒芜。另外一方面是流民遍地。那么,招流民垦荒就成了当务之急。这里面就有个问题:流民开了荒算谁的?这田地是有原主的啊!如果说,这原主回来,流民要归还土地,那谁还肯开荒呢?如果说,不归还土地,让那些逃亡的原主如何接受?人家这土地也不是偷来抢来的啊,从道理上就说不过去。非但如此,这让陈友谅、张士诚治下的有产之人,如何看待?朱元璋这不是要相当于得罪天下士绅吗?

再比如,吴国境内的大地主,或者说是豪强,如何处置?这些人隐匿了大量的土地,该怎样对待呢?对他们严了,可能直接造反,甚至与陈友谅和张士诚暗通款曲。对他们松了,没有足够的税收,又无法养兵备战。

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定远军的后遗症!

定远军的实力的确强大,但花钱也多啊!为了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朱标除了军饷之外,给了每个人两百亩的职分田。残疾之后,这二百亩职分田的收租,足够残疾将士养老了。残疾将士去世之后,才会收回。即便战死,这二百亩职分也可以收租二十年,足够维持到寡妇改嫁,或者儿子成年。当然了,假如作战不力,别说职分田了,全家老小尽皆处斩。所以,定远军才有如此战力。

如今,随着定远军立下大功,名扬天下,他们的待遇再也瞒不住了。

既然如此,普通士卒就眼红了。都是给吴国公卖命的,怎么待遇差别那么大呢?对,定远军是精锐,我们不能和人家一样。但是,我们的要求也不高啊!不要二百亩土地,一百亩,八十亩,五十亩成不成?总不能定远军的命是命,我们的命就不是命吧?

但问题是,朱元璋麾下大军近三十万啊,一人五十亩,那就是一千五百万亩。这亩还不是荒地,而是能收租的土地,把朱元璋卖了也凑不出来!

眼瞅着,军心都有不稳之势!

到底,该怎么办呢?

刘基、宋濂、杨宪、胡惟庸、桂彦良等大儒,引经据典,吵吵嚷嚷,吵了许久,也没有吵出什么良策来。

朱元璋的心情,也大受影响。

且说这一日,朱元璋心中郁闷,溜溜达达到了中书省。

徐达等大将赶紧迎接,汇报军事改革的成果。朱元璋得知军事改革非常顺利,再想到这民政改革,越发显得心事重重。

徐达问起缘由,朱元璋也不隐瞒,就把土地的问题的棘手,简要得介绍了一遍。

徐达心中一动,道:“那个……俺是个大老祖,处理民政,肯定比不上那些大儒,帮不上上位什么忙。但是,俺提一个人,兴许能帮上上位的大忙。”

“谁?”

“世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