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王氏的疯狂
武德九年,十月十五日。
此时,距离秦牧与襄城之间的婚约,已过了整整半个月。
这半个月的时间。
李二与王氏之间的斗争一直持续着。
双方之间,你来我往,互有胜负。
李二从之前的暴躁变得愈加沉稳,即便发生兵变,发生暴动他依旧沉着冷静对待,不会再动怒。
他知道,只要有他在一天,大唐的天便塌不了。
反而是那一向沉稳镇定的王岳天渐渐变的焦躁不安,变得暴躁。
面对王氏的百般刁难,各种毒计,李二却稳如泰山,岿然不动,甚至愈挫愈勇。
明明已经头破血流,李二却依然无所畏惧。
这令王岳天懊恼万分,此时的王氏也已受了重创。
长安城。
朱雀大街。
数十个摊位,突兀的出现在街上。
每个摊位前都挂着一面旗子,上面龙飞凤舞的写着三个大字,细盐。
来往百姓纷纷驻足停留。
“细盐?这是什么东西?难道是朝廷搞出来救济我们百姓的...”
“不好说,朝廷与王氏之间已是水火不容,听说王氏又烧了三座盐仓,盐的价格已经涨到了我们这些百姓吃不起的地步...”
“可不是,我家还有一罐官盐,如今这价格,我都想拿来出手了...”
“唉,不管什么时候,受伤的总是我们这些无辜的百姓,希望朝廷早些想出法子,稳定盐价,没有盐,我们的日子可怎么过...”
半日后。
一种被叫做细盐的东西,在各个摊位之上进行售卖。
细盐的品质比官盐好了不知多少倍,但价格却只有官盐的一成。
官盐的价格在这一刻被破防。
前来排队购买细盐的百姓,将朱雀大街围了水泄不通。
不过细盐限量,每人只能买三天的量。
秦牧站在朱雀大街一处楼阁之上,望着朱雀大街上摩肩接踵的百姓,浮现出笑意。
终于还是被他赶上了,若是再拖上几天,恐怕好一些百姓连盐都吃不起了,那时候可就真的有人要反了。
“你们听说了吗?这细盐矿是驸马爷发现的,而且价格也是他制定的,驸马爷真是大唐福星...”
“听说算什么,这细盐我可是亲自尝过的,用馍馍夹着细盐吃,嘿...那叫一个美,今后我们再也不用为盐价疯涨发愁喽...”
“先是斩了颉利,击败突厥,如今又搞出了细盐,要我说驸马爷就是那大罗金仙下凡,特地守护我们大唐百姓来的...”
排队购买细盐的百姓彼此之间吹着牛逼。
不过从此刻起。
王氏彻底从主动转为被动,他们手中唯一一张王牌,被彻底封死了。
长安城。
王氏府邸。
王岳天愤怒的将细盐袋子扔到地上,随后又走上前去狠狠踏了几脚,“谁能告诉我,这究竟是哪里来的盐,他秦牧究竟用了什么妖法。”
“细盐...我活了大半辈子,我王氏贩了大半辈子的官盐,为何从未听说这世上有这细盐的存在。”
细盐的突然出现,彻底打破了王氏与李二之间的平衡。
王岳天总感觉忘了点什么,却总是想不起来,终日与李二缠斗他也便索性不想了,今日才反应过来。
秦牧倒是被他给忘了。
这半个月以来,秦牧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
可他再次出现时,竟带来了如此大杀器。
“家主,细盐矿的位置,我们已经打探出来了,就在临河县。”王岳山站出来,沉声道:“而且那个地方我已亲自前去打探过了,确实有被开采过的痕迹与一些剩余的细盐盐渣。”
“不过,那个矿已经被秦牧给采空了,就连盐矿旁的盐场都已荒废。”
王岳山信誓旦旦的说着,但他不知道,他已经迈入了秦牧为他挖好陷阱。
“你的意思是说,这细盐矿只有这一处,秦牧手中的细盐也是有限的?”王岳天望着王岳山,垂眸道。
“没错。”王岳山坚定道:“我已经亲自跟那盐场出来的几个工匠打探过了,他们说的话出奇的一致,应该不会有假。”
“秦牧手中的细盐不过就两仓而已,他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所购细盐者,不过只有三天的量罢了。”
此时,王岳山倒是出奇的冷静。
对于秦牧与近新出现的细盐,他可没少下功夫。
不然他也不敢这般信誓旦旦的与王岳天说。
王岳天听了,又重新将地上的细盐捡了起来,目光如炬,“收,将细盐全都给我收回来,高价回收。”
“七天,只要我们再扛七天,百姓手中的盐都将消耗殆尽,到时候李二势必向我们妥协。”
“我们这些时日的损失,李二必将成倍给我们吐出来。”
“好。”王岳山一口答应,“此事包在我身上。”
细盐售卖第三日,不再限量,但售价提了二十番,如此疯狂的价格令百姓望而生畏。
对秦牧的态度由尊敬,变为了咒骂。
“狗屁驸马爷,我说前两日何为只卖三日的量,原来是为自己打招牌罢了...”
“哼...真没想到,驸马爷竟然大发国难财,陛下也不出来制止,真不知道怎么想的...”
“唉,没想到到头来美梦成空,我们还是到王氏买官盐吧...”
听着百姓对秦牧的咒骂,王岳天变得更加兴奋。
原本他还认为秦牧玩什么猫腻,如此看来,不过是财迷心窍罢了。
“哼。”王岳山望着府库中成垛的细盐,不由冷哼,他还真是高看秦牧了。
不过秦牧如愿所偿,二十番的价格,他赚了个盆满钵满。
王氏几乎倾尽了家产,以二十番的价格,将秦牧手中细盐,采购一空。
王氏还将户部存的官盐,高价回收。
事至此时,秦牧手中没了细盐,户部手中没了官盐,百姓手中没了食盐。
全部的盐,皆是到了王氏手中。
而王氏选择了关闭盐铺。
王岳天亲笔写了一份信函,着人送到了宫中。
此时,正是与李二谈判的最佳时机,李二手中已经没有了底牌。
山东盐场的生产速度亦是杯水车薪。
而且王氏若再烧两个盐场,百姓必将揭竿而起。
在王岳天看来,李二已走上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