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兔头

“对了,爹,占城稻咋样了?”

朱元璋笑:“圣上听说之后,立刻派了韩国公李善长去了。”

李善长?朱林眯眼,这个人在历史上很出名,就是最后结局挺惨的。

在朱林看来,如今的大明朝,处处都是坑。

当今圣上出身草野,耐不住运气好,娶了马皇后,当了郭子兴的女婿。

最后,靠着众多谋臣武将,开创大明。

但有一点,极为致命,那就是身份。

古往今来,自汉高祖后,未曾有农民起义成功的,更没有农民称王霸帝的。

士农工商,虽然都说商是最贱的。

可偏偏,多数的士人最看不起的不是商,而是农。

那群谋臣武将,要么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要么小福安康之所,最不济,也是个书香门第,清明之家,正在跟朱元璋一样出身草野的少之又少。

是贫民的,更少了。

这样的人,大多看不起朱元璋的行事作风。

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逾矩的事情出现了。

老朱家的人确实厉害,能打仗。

扛不住除了老朱家以外,也有能打仗的。

朱林觉得,后期朱元璋杀了那么多人也是有原因的。

毕竟,他要给老朱家留一个安定的未来,更要给百姓留一个安定的未来。

可惜,后世人不争气。

“怎么?你认识李善长?”朱元璋好奇的问。

“不认识。”朱林摇头,又想到后来李善长被朱元璋杀了的悲惨结局,不由问道:“爹,你跟他关系怎么样?”

朱元璋一愣,这小子怎么会这么问?难道李善长有问题?

“人家是韩国公,我就是一个皇商,能有什么关系?”

朱林点头,也对,不过还是不放心的嘱咐:“爹,以后少跟那个人接触。”

“这是为何?”

朱林想了想说,“看着不像好人。”

“阿秋!”

已经在去往占城路上的李善长狠狠的打了个喷嚏,什么情况?难道是陛下想他了?

李善长骑着马,身后还跟着一队人,他们是去兴师问罪的,当然要带人了。

而且,李善长的身边,还跟着几个少年。

正是各家武将的后人。

他们武将之间,向来亲厚。

徐达长子徐敬祖见李善长打喷嚏,不由问:“李伯伯,你没事吧!”

“没事。”李善长摆摆手。

“此去去占城,你们有什么想法?”

“李伯伯,既然占城敢来哭穷,就必定不能轻饶。”徐敬祖道,“我大明,定当拿出气魄来,必要时刻,灭了占城,也不为过。”

李善长闻言哈哈哈大笑,“不错!徐达有你这样的儿子,是大明的福气。”

徐敬祖脸上微红。

如今的大明,还不是后世,什么猫啊狗啊的,都敢来碰一碰。

他们如同一只睡醒的老虎,浑身是刺,胆敢欺骗,就注定要被刺扎死。

“李伯伯,咱们就先发制人,弄死他们算了!”

身后的少年七嘴八舌的说着。

李善长不住点头,心道,各种有这样的少年,何愁大明不兴?

只是,陛下……

李善长想起那个提出处理空印案的少年,眉头紧皱。

朱林,你到底是谁?

“阿嚏!”朱元璋捂住鼻子。

“臭小子!你这是弄了什么!”

一股难言的刺鼻味,从厨房传了出来。

“爹!这你就别问了!”

朱林边说,边下了锅,锅中传来滋啦的声音。

朱元璋实在忍不住了,捂着鼻子先跑了出去。

里面的味道太呛人了,也不知道朱林在做什么。

不一会儿的功夫,朱林就喊了。

“爹,李伯,吃饭了!”

朱元璋走过来,之间一桌子摆满了各种说不出名字的美食。

其中,还有一道兔头,黑乎乎的,看着就有毒。

朱元璋一脸嫌弃。

“爹,快吃呀!这可是我精心准备的!”

朱林一脸期待。

朱元璋试探性的夹了一筷子,朱林已经开始扒饭了。

时隔多年,总算吃上兔头了。

“爹,兔头可是精髓!一定要尝尝。”

朱元璋嫌弃的看着兔头。

黑乎乎的,看着就不像是什么好东西。

在朱林的极力劝说下,朱元璋终于尝试了兔肉。

就是两个字:真香!

一顿饭吃的朱元璋十分满意。

这个便宜儿子,一手的好厨艺,从来不会让他失望。

吃过了饭,李伯主动收拾碗筷。

朱元璋跟朱林端着茶,坐在椅子上上休息。

“唉!”朱林突然叹口气。

“小小年纪,叹什么气?”

难得放松,朱元璋只觉得浑身懒洋洋的。

果然,还是这小子会享受。

“爹,我刚刚做的兔肉好吃吗?”

朱元璋回想起刚刚的兔肉宴,点头道:“美味无比。”

“那您说,我要是开一家店,专门卖这个能赚钱吗?”

朱元璋皱眉,他不喜欢商人。

商人能够促进国家的经济没错,但也是乱世之因。

“怎么?你要经商?”

朱元璋问起此话,眼中带着杀意。

“经商做什么?”朱林无所谓的说。

“不是由您吗?我养兔子,您开店,咱们爷俩搭配,将兔肉店,开到大明各地。”

朱林道,“到时候,咱们爷俩就成了大明首富了。”

“在弄条结实船,出去行商。”

朱林想到如今世界外面的各种高产粮食,顿时眼馋了起来。

“多好的搭配啊!”

“好小子!你就不怕陛下不高兴?”朱元璋语气不善。

“陛下为什么不高兴?”朱林有些不明白。

“我赚了钱,陛下就能收税了,有什么不高兴的?”

“嗯?”朱元璋眼睛一转,“什么收税?”

“商税啊!”

“那点小税。”朱元璋冷笑,完全不看在眼中。

现在的大明税收比之先前的朝代,十分简单。

后期,东林党出现,工商税没有在收过,导致朝廷还十分的困顿。

明末皇帝崇祯国库亏空,只能跟大臣借钱,结果,没人鸟他。

朱林笑道:“爹,税收的少还不好吗?”

“难不成,”朱林面色古怪,“爹你觉得税太多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突然想到了什么。

现在商税确实少,因为朱元璋很是厌恶商人。

不过,他也知道民间不易。

这是很矛盾的一个体现。

或许,这小子能有法子。

“儿啊!我问你,你要是陛下,会怎么收税?”

朱林慌了,“爹,这话可不能乱说!”

他连忙四处看看,又开了门,发现没人后,又说:“这事情要是被陛下知道了,是会杀头的。”

“陛下啊!我爹不是这个意思。您老人家英明神武,别跟我爹一般见识。”

“傻小子,念叨什么呢?”朱元璋好笑。

“爹,你不要命了。竟然敢说那么大逆不道的话。”

朱元璋见朱林一脸紧张,不由道:“我就是问问。”

“那也不能说。”朱林板着脸。

“行。那爹问你,你要是当了官,会怎么制定税收?”

朱林这才松开眉头,漫不经心的说:“这有什么难得?”

“不收粮食税,改成收商税。”

“嗯?”朱元璋皱眉,“胡闹!不收粮税,朝廷如何行兵打仗?”

“买啊!”朱林道。

后世就是这样的,此举可以保证大多数百姓的生活,不过也有弊端。

“买?没钱怎么买?”

“爹,亏你还是个商人!”朱林皱眉。

“这还不简单吗?当然是朝廷行商了!”

“荒唐!”朱元璋生气了,“朝廷行商,这不是做与民争利的事情吗?”

朱林哭笑不得。

“爹,如今盐铁皆掌控在朝廷手中,难道不是与民争利?”

“这不一样!”

朱元璋道。

“盐铁的重要性,难道你小子不清楚?”

“可是,爹,你有没有想过一件事?光靠着盐铁,能否支撑这么硕大的一个大明?”

朱元璋深思,其实,钱是不够用的。

每年光是打仗就花钱如流水,有的时候,拆了西墙补东墙。

为什么朱元璋会下旨西南诸国是不征之国?

主要是北方的威胁太大,没钱打仗。

再加上,西南那边毒瘴气存在,使得大明的兵不适应,要不然,那种好地方,早就被占了。

“但若是朝廷经商呢?那可就大有不同了。”

朱林悠闲的抿了一口茶。

朱元璋沉思,而后道:“你有什么办法?”

“方法可太多了。只说一点,咱们的兔肉店。”

朱林笑道,“爹,您在外经商这么多年,肯定受过一些官员的欺负吧!即便是皇商,也肯定要矮那些官员一头。”

“这都是咱们没靠山啊!但要是陛下是咱们的靠山呢?”

“这是何意?”

“咱们的兔肉店,分出四成给陛下,当做保护费。”

朱元璋笑了出来。

“陛下不会接受的。”

“爹,您先听我说。”朱林道,“不管陛下会不会接受,您都得这么做。让陛下看到咱们家的忠心。再说,要是陛下不愿意,我也有别的法子。”

“什么法子?”朱元璋心中想,要是你知道面前的就是当今圣上,还敢这么说吗?

“请锦衣卫的人当店小二。”

“什么?”朱元璋不解。

“爹,您别忘了,吃放的地方最容易打探消息。”朱林道,“再说,锦衣卫那么多人,国库肯定负担不起。咱们就帮忙付一部分。”

“一个店里顶多两个小二,再多也雇不起。咱们的肉店背后是皇上,去哪儿,人都要毕恭毕敬的。”

“不用怕那些不开眼的官儿。再来,锦衣卫武功高强,也能保住咱们的方子,区区几个小钱,还怕吗?”

朱林也是有私心的。

锦衣卫太恐怖,提前打好招呼,以后要是他弄出了什么动静,没准能帮着瞒着。

他倒是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去造反,但是研究枪.支弹药之类的,不是得找个靠山吗?

朱元璋眯眼。

“有些道理。”

他开始思忖跟朱林合作的坏处。

好像没有坏处。

锦衣卫打探消息,只要隐晦些没人知道,但是大笔的钱入国库,北元残余就不愁了。

“好小子,你肯定有别的目的吧!”

“您猜对了。”朱林神秘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