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不一样的聘礼

东篱王的葬礼如期举行,没有遇上任何的麻烦,顺利的有些说不过去。

徐明秋想好了许多方案,准备在徐明秋的葬礼上,好好地敲诈一笔钱,竟然没有用上,多少有些失落。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想想真的很可惜。

再说,同文帝让我搞钱,不做出点样子,也说不过去。

东篱王葬礼结束后的第三天,同文帝便派人催促徐明秋向月华公主提亲了。

被徐明秋以悲伤过度,身子骨太虚弱搪塞过去。

七天后,同文帝又派人催促。

徐明秋的回复,更是语出惊人。

“臣身体好多了,但没有全部好,最近臣找到了弄钱的方法,凡事要有先来后到,没国哪有家,等臣把事情捋顺了,再向公主提亲。”

一月后…

徐明秋坐在书房,傅海手中拿着记录本,向徐明秋汇报情况。

“世子,四本小说各印刷了一万本,硫磺皂,香水,炼制的琉璃品,果酒存货达到了五千件。”

“你安排人,把四本小说送到大乾王朝境内售卖。记住,一旦取得不错的销量,以大乾王朝的身份,贩卖到大夏国。还有,你把水浒传准备好,我要带进宫内。”

徐明秋独自一人进宫,傅海则留下完成徐明秋交代的任务。

同文帝得知徐明秋是来提亲的,笑得合不拢嘴,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啪啪乱响。他一直怀疑东篱王富可敌国,因为没有合适的借口,无法将东篱王的财产据为国有,多少有些不甘心。

“臣,徐明秋叩见陛下。”

“明秋。快起。一月未见,朕甚是想你。”同文帝放下手中的笔,亲手扶起徐明秋,拉着他的手,亲切地说道:“今天为了何事而来。”

“陛下,臣是来提亲的。”

“提亲,好啊!月华终于要嫁人了,有了一个好归宿。”

同文帝笑得合不拢嘴,想着不狠狠的宰一把彩礼钱,对不起富可敌国的东篱王徐之坤。

“彩礼不需要准备太多,毕竟你还要帮国家赚取800万两的钱财,做生意一定要有本钱。”

“多谢陛下体谅,臣也是这么想的。”

徐明秋从腰间掏出一本水浒传,盛到同文帝的面前。一本正经地说道:“这是臣提亲的聘礼。”

同文帝看到徐明秋手中的书籍时,一脸懵逼。

聘礼?就这?一本书?《水浒传》是个什么书,没听过啊!

“明秋,月华可是公主,朕得女儿,你这是什么意思?朕得女儿,不值得你三媒六聘,万两金银,珠宝成山的聘礼吗?”

“呃!陛下,公主千金之躯,采星捧月作为聘礼,也是情理之中。但是,臣认为用金银珠宝,星月做聘礼太俗气了。”徐明秋再次双手奉上《水浒传》,神秘一笑道:“请陛下御览。”

同文帝揣着满心的疑惑,接过《水浒传》随意地打量几眼,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

“如此反书,是何人印刷?教唆百姓造反,其罪当诛。”

“陛下,这是臣偶然得之。臣将此书呈于陛下,想为陛下谋取大乾王朝江山。”

听到徐明秋的话,同文帝眼中闪烁着光芒,随即消散,用审视的目光盯着徐明秋,等着徐明秋继续说话。

“陛下,大乾王朝民风剽悍,门阀林立,大乾朝廷形如虚设。如果这本《水浒传》在大乾王朝售卖,一定会引起一场门阀内斗,一旦他们的团结出了问题,我大夏国必能吞之。”

同文帝琢磨徐明秋的话,认为徐明秋说得很有道理,就算不能吞并大乾王朝,也能减少与大乾王朝在边境上的摩擦。

“如此说来,这本《水浒传》确实能抵得上,世俗上的聘礼。”

得到同文帝的认可后,徐明秋加大了忽悠伎俩,把同文帝哄骗得一愣一愣的。

“明秋,这个聘礼朕甚是喜欢。朕问过钦天监了,下月初八是个好日子,你和月华的婚期,就定在这天。”

初八?今天都三十了,还有八天!

不用这么急吧!

如果徐明秋和月华公主完婚,徐明秋的身边将会长期驻扎同文帝的眼线,他的一举一动,同文帝无时无刻都知道。

想想就感觉很不爽。

徐明秋正要开口推迟成亲日期,早就被老奸巨猾的同文帝看透。

“明秋,朕与你父亲是结拜兄弟,不能不为你和月华的终身大事考虑。虽然你与朕之间无血缘关系,朕视你为己出,婚事就这么定了,你回去准备吧!”

同文帝一连串的糖衣炮弹下,徐明秋毫无招架之力,甚至找不到任何一点反驳地借口。更可气的是,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直接被下达了逐客令。

揣着满心的不悦,徐明秋离开了皇宫。

同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桌上的那本《水浒传》思来想去,对身旁的太监说道:“传赵部和陈玄一。”

很快,赵部与戒律院院首陈玄一便来到了大殿上。

两人一同查看《水浒传》中的内容,一脸的骇然之色,对视一眼后,谁都没有说话。

同文帝也不废话,将徐明秋的想法如实告知。

“陛下,徐明秋的想法可行,但不可信。如果,我大夏国大批量印刷此书,设法售卖给大前王朝,确实可以从内部瓦解他们。大乾王朝只要如法炮制,我朝境内,也会发生匪患猖獗的事情。”

“陛下,臣认为,可以双管齐下。第一,严防死守,彻查国内所有印刷店,发现一本烧毁一本。第二,在我朝与大乾王朝的边界处,双峰山建设印刷设施。这样不但可以将反书抵挡于国门之外,更方便渗透到大乾王朝。”

“你们说的这些,朕已经想到了,这本《水浒传》确实是把双刃剑,用得好不费一兵一卒,用不好国内将会祸端连连。”

同文帝眯着眼睛,望向桌上的《水浒传》。

“朕,同意你的看法。赵部,这件事你去办,一定要小心谨慎。”

说道这里,同文帝突然眼露凶光。

“除了这件事,朕还有一件事情,很疑惑。朕发现徐明秋变了,变的正经起来,变的更加的聪明了。现在朕只想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傻?还是…徐之坤的死,让他嗅到了什么东西,卸下了纨绔的伪装。”

“陛下,臣认为,徐明秋不足为患。只要徐明秋一天在京都,30万东篱铁骑就不会叛变。现在要紧事的是,用最短的时间,从内部瓦解东篱大军,将东篱军转换为朝廷的势力。”

赵部的话,在同文帝这里等于没说。

“所以,这就是朕让你们说的第二件事,谁去东篱瓦解30万大军最合适。”

首辅赵部和戒律院院首陈玄一,相互给了一个眼神,都希望对方先说出来。直到同文帝等得不耐烦,陈玄一这才开口道:“最合适的人选莫过于太子。”

“陛下,臣不认可魏院首的话,臣认为五皇子最合适。”

为了更好地说服同文帝,赵部直接搬出了太子审问徐明秋的事情。

“如果不是五皇子,及时出现制止了太子殿下,恐怕东篱早就反了。”

对于赵部和陈玄一的争执,同文帝一点也没放在心上,也没有明确回复让谁去东篱瓦解30万大军。

“你们下去吧!容朕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