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万寿道藏

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还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命,他对赵有恭说的刻书,指的是《万寿道藏》,这是部遍搜普天下之下道家的书,要雕版印行,一共有五千四百八十一卷。

赵佶说赵有恭的书法工整,的确是有用意的,自打南北朝开始,佛教在中国有了爆炸性发展,随之而来的经书供应量也与日俱增,于是“写经手”这一职业由此诞生,而这种为适应快速抄写的书体也被后人称为“抄经体”

到了宋朝因为文化兴盛,雕版印刷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写经手的职业就演变为雕版印刷,而雕版字体大多是以唐代名家的手写楷书入版,不同地区的字体也不尽相同,而“车同轨、书同文”的大一统文化思想作祟,统一雕版字体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徽宗的意思,就是依照赵有恭的仿宋体来刻版,重新来刊印《万寿道藏》。

自己的字体能够成为“官方”字体,这可是无比的荣耀啊!后世肯定会将自己大书特书啊,赵佶果然是艺术型皇帝,是我国文化领域里有力的推动者!

就这样,赵有恭有事儿干了,新的工作单位名叫书艺局,是翰林院下设的机构,自己的新职位是翰林待诏。

何谓翰林待诏?

就是那种有着一技之长,随时待命,以备皇帝咨询的顾问。

待招又有很多种,赵有恭是“书学待招”,意指对书法有研究的顾问,但官阶却是从九品,就是那种最为低级的事务型官员。

赵有恭自己也没有想到,见了一次赵佶,竟然混了实职的差事!

只是这差事却是个最小的品阶,无权!

其实在宋朝,宗亲子弟还是很自由的,士农工商都可做的,只是不能领兵,即便是当官也是不能身居要职的,但南北两宋只有一个人除外,他就是赵汝愚,在南宋时当了宰相,不过,小道消息说是赵佶准备给他最喜爱的恽王赵楷要授予领兵的权力,但这是真是假,还未可知。

呵呵,想想这赵佶也是,赵有恭你不是学武嘛,那我偏偏就让你从文!能够在翰林院下属的书艺局任职,怎么讲,这也算是个读书人了吧!

反正在府中也是闲的,索性第二天,赵有恭就去了书艺局,为此还换上了一身刚发下来的绿色从九品的官服,身边只有展陵一人跟随。

掌管书艺局的是大太监梁师成,不过他并不在书艺局中上班,而是兼管。

不仅管着书艺局,这梁师成其人还兼管了能有上百个职位,贪污受贿,卖官鬻职,无恶不作,人称“隐相”,如今官至检校太傅,也是个大大的奸臣!

赵有恭没有想到,自己的到来,还引起了一场不小的轰动,毕竟赵有恭可是贵为永宁郡王啊,虽然有名无实,但也是赵氏宗亲,岂是能以从九品的官阶来看待?!

为此大太监梁师成亲自过来“安排”赵有恭的工作。

要说这梁师成还是有一定能力的,不然也不会身居高位,对于徽宗为何安排赵有恭到书艺局工作,他已经打听的门儿清了。

梁师成当即就对赵有恭表示,这书艺局嘛,想来就来坐坐,不想来随他便儿!若是有啥事儿随时招呼自己。

毕竟对付一个十三四的孩子,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轻松了!

但赵有恭可不这么想,敬业可是最基本的工作准则啊!

梁师成亲自带着赵有恭走进一处院落,进了正堂,这里就是自己的办公室了。

院落昨晚上就已经加紧收拾出来了,因为赵有恭是郡王的身份,此地单独为他设立,闲杂人员全部撵走,工作环境可谓是极好的。

不过,这样的安排倒让赵有恭感到有些为难,本来想着既然工作了,咋的也得有个同事吧,要不然整天就一个人,难道自说自话不成?

在梁师成走了之后,赵有恭开始“串岗”了,他要熟悉一下这书艺局,可是这些人在刚才可是都知道了自己的郡王身份,对着自己毕恭毕敬着呢,看来要想找个人侃侃大山,呵呵,挺难!

正当赵有恭在办公室里昏昏欲睡之际,走进一人,身着紫袍,上面画着山水图案,这应该是个三四品的官员,若是一二品的,那就是紫袍龙图了。

再打量此人,这年纪嘛,可也挺大,估计不得快八十岁啦!不过这老者步伐轻快,和年龄相比倒是大为不同。

赵有恭今天是一身绿袍,上面是画着花鸟,标准的六品以下的官服。

出于尊重老年人的想法,赵有恭还是站起身来,向老者施了一礼,而老者自然就以为他是下官,而且从前也没有见过他,于是开口问道:

“听闻官家要重新刻版《万寿道藏》,你可是新来的书学待招?”

赵有恭一听,敢情这位老人家还不知道自己的郡王身份呐,呵呵,这挺好!

于是装着谦恭的样子答道:“正是下官!”

老者听了,走到几案后面坐下,一边打量他,一边说道:

“幸好我还未离京,快把你将那字体写与我看!”

“写什么?”赵有恭望着老者表情很是迷茫。

“怎么?你没有见过《万寿道藏》?”老者说话的时候,胡子是吹起来的!

“下官今日才第一天当值!”赵有恭说的很无辜。

“嗯,也是,那,我说你写,再交于我看!”

赵有恭连忙备好纸墨笔砚坐在几案前,等着老者开口。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老者起身昂首脱口而出。

“额,您慢着点儿,我这写的慢!”赵有恭一边听,一边写,可怎么感觉这内容这么熟悉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