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高炉起尉迟回朝

赵虎和孙周每人教一个。

很快,两个家伙就学会了。

玩的很嗨。

最后每人非要带一杆火枪回去。

这方二哪能同意。

许诺了二人可以随时过来玩后,两个家伙才算是作罢。

回到方家庄,给长孙冲拿了银子之后,二人留下吃了一顿饭便离去了。

走的时候,长孙冲甚至还有些恋恋不舍。

铁料已经到了,炼钢就可以开始提上日程。

下午的时候,方二在作坊里,开始挑选用来制作高炉的材料。

他取出了矿业百科全书,对着赵虎他们之前寻找回来的各种粘土,进行一一比对。

比对之后,这些样品里面,还真有合用的。

那就是高岭土。

这是一种白色的粘土,熔点高达一千七百多度。

而钢的熔点只有一千五百度左右,用高岭土做耐火砖,足够了。

问了赵虎才知道,在距离方家里七八里路的地方,有一个小山包,全是这种土。

用了一下午的时间。

方二带着卫队,用牛车,弄了足够多的高岭土。

次日一早,便开始下手制作高炉了。

把高岭土制成了耐火砖胚,一上午的时间,就阴干成形了。

在铁匠作坊中间的空地上,挖了一个直径五米,深一米的圆坑。

圆坑里铺满了耐火砖,用来当做地基。

然后,木匠作坊那边正在收尾的泥瓦匠们,被叫了过来。

在方二的指挥下,一个直三米、高五米的Ω形的高炉,被建造了出来。

在高炉的旁边,用系统兑换出来的工字钢,搭建了一个同样高的上料台。

整个炉子,从上到下,按炉内温度区间,分成五个部分。

最上面是炉喉,温度到了这里只有两百度左右。

炼钢的原料就是从这里投入进去的。

往下是炉身和炉腰,温度在这里分别在五百度和八度百左右。

越往下,温度越高。

炉腹位置在距离地面一米到一米五之间的这个位置,温度最高,在理想的状态下,相以达到一千四百到一千八百度之间。

再往下就是炉缸,这里留了两个口,分别是出料口,稍低一些,高一点的是排杂口。

随着钢料的溶化,里面无法被汽化的一些杂质,会慢慢的浮到钢水上面,打开排杂口,就可以让杂质流出来。

一切弄好之后,还不能直接炼钢。

因为用的砖都是刚刚阴干的,方二为了省事,也没去特意的建砖窑。

就直接在高炉里开火,从内向外的烘烤。

炉子里的火焰,持续了一天一夜。

耐火砖随着温度的变化,也慢慢的发生了变化。

从灰色的泥胚,变成了赤红色的真正的砖块。

等到炉子里的温度彻底的降下来,都已经是第三天了。

把里面的灰烬清理干净。

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将准备好的木炭、生铁锭、石灰石投入高炉中。

点燃木炭,把顶上投料口的盖子合上。

随着木炭的燃烧,盖子上预留的烟口,开始向外飞出一条黑色的烟龙,直上云霄。

因为是第一次炼钢,各种数据都需要慢慢的摸索。

方二便一直守在作坊这边。

长安城,热闹非凡。

尉迟敬德父子终于押着俘虏回来了。

长安城外,渭水桥上,李二带着一众大臣,早早的便在这里等候。

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

李二在做着截然相反的事情。

当然,这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的事情。

尉迟敬德带着人马,从远处浩浩****的走来。

后面押着大量的俘虏。

三千精兵,押着两万俘虏的场面,惊呆了守在这里想看热闹的民众!

“尉迟将军真厉害!三千人,打跑了颉利不说,还抓了这么多的俘虏回来!”

“我还以为这次咱们又要遭兵祸了,没想到竟然打赢了!”

“是哪,前两天听到消息的时候,我还不敢相信呢!”

“这么多的俘虏,估计朝廷会当成奴隶发卖吧,不知道能不能拿出一部分钱来救灾,这旱灾,真是要了命了。”

“谁说不是呢,你看这地里的谷子,全都死掉了,颗粒无收啊!”

一群看热闹的民众,说着说着,就从战事说到了旱灾上面。

他们丝毫不知道,自己无意中的话,都被人群里的探子给记录了下来。

“臣,见过皇上,托炸药包的福,和将士们用心,总算不辱使命!”

尉迟敬德到了渭水桥头,翻身下马,向李二交差。

“好!好!好!敬德果然还是朕的依仗!”

李二上前,拍着尉迟敬德的肩头,连声的夸赞,然后又把目光投向了他身后的尉迟宝林身上。

“宝林也是好样儿的,这次能射杀一个首领,当赏!”

随后又对其余将领一番夸赞。

这些人听着李二的话,心里都美滋滋的。

场面戏做完之后,班师回朝。

东宫。

尉迟敬德亲自口述了一遍泾阳之战的经过。

文武大臣们原来已经从捷报上知道了一些,可听到尉迟敬德又一次的讲述。

越发的知道这次胜利的来之不易。

“皇上,臣有个请求!”

尉迟敬德跪倒在地,对着李二说道。

“敬德起来说话。”

李二看他严肃的样子,也坐回了龙椅上。

“此次能够大胜,多亏了炸药包和那迷雾手雷,方安之立下如此大功,臣请加封!”

尉迟敬德并没有起来,继续跪着说道。

“你且起来,此事朕已经让各位爱卿商讨了,克明,你们可有结论?”

李二把目光转向杜如晦。

克明,正是他的字。

“回皇上,臣以为,此等功劳,古之未有,日后再有战事,总不能一直加封,因此,臣建议直接给方校尉连升三级,日后不再因此事加封。”

杜如晦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李二没有发表意见,摸着他的山羊胡子,看着其他的大臣。

“臣,觉得可行。”

房玄龄也站出来,支持杜如晦道。

“皇上,之前给方安之的封赏是从八品上御武校尉,连升三级也只是从七品下的翊麾副尉,相对于炸药对于我大唐的重要性来说,有些拿不出手了。”

李靖有些不满意的看着房杜二人。

他是大唐军神!

对这种能够左右战局的东西,比房杜这种谋士更能明白它的重要性。

“臣同意药师的意见,翊麾副尉确实有些拿不出手。”

尉迟敬德突然插了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