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太祖高皇帝
隆兴二十六年,周天子姬林崩殂。
观其一生,自平定胡人叛乱,恢复中原一统开始,北拒突厥,南平乱党,一生节衣缩食,不近美色,延大周之疆土,北入白山,南抵交趾,东临大海,西抵天山。
有重筑我汉人王朝之功,但,重用世家门阀,导致中原大地民生艰难,虽完成大一统却略显美中不足。
京城上书房。
姬时看着手下呈上来的奏折来回踱步。
在他下面站着的正是帮助他夺嫡的功臣。
此时,他的面前有两个难题。
一个是追随姬天的那些世家处置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姬林的谥号。
“诸位爱卿,如今三日后本宫即将登基,届时,关于元,贺,独孤,韦还有高家以及我那皇叔靠山王姬人杰如何处置?”
姬时本想一刀下去,全都斩杀个干净,但是现实却压着他不敢这么做,上述几大家族都是关陇豪族,若是他真敢不管不顾的抬起屠刀,那就是逼着这几家抱在一起,到时候足以动摇大周国本。
尤其是贺斌等人,鸡贼的很。
见寿合宫大势已去,瞬间改旗易帜,扬言上山护驾。
其余几家更是推出来两个不轻不重的替死鬼,等着皇帝表态。
“殿下,此事,恐需从长计议。”
“不能急于一时。”
谢康拱拱手,站了出来。
“殿下,谢大人此言不错,如今那几家已经已经抱成一团,轻动,恐怕再生事端。”
“现在殿下首要任务是登基之后,稳定人心。”
姬时点点头,哪怕心里再不甘,他目前也只能忍着。
而且谢康,唐泽等人这么说,也不是没有私心。
所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关陇门阀的代表就那是那么几家。
无论是他唐家还是谢家都是关陇大族之一。
等到哪一天,姬时借着他们的手把其余的世家除掉了,下一个该死的就是他们了。
这一点,哪怕是政见不和的谢康和唐泽也达成了共识。
沉默了半晌,姬时突然抬起头看向谢康,“对了,谢大人,谢烬的伤怎么样了?”
“承蒙殿下抬爱,谢烬的伤已经没有危险,只需要静养几日即可。”
姬时点点头,无限唏嘘的说道:“当日多亏了谢烬啊,若是没有谢烬,恐怕现在站在这里的就是别人了。”
谢康瞳孔猛的一缩,有些忌惮的看了一眼姬时,凝重的点点头,“臣替谢烬叩谢殿下隆恩,殿下的记挂臣会亲口转告。”
“哈哈!有谢爱卿转告,本宫自然放心。”
谢康赔笑着点点头,心中则是掀起惊涛骇浪。
刚才姬时的话分明是想让谢康告诉谢烬,那日在寿合宫后院的事情不要说出去,不然,救驾功臣很可能会变成反贼,被满门抄斩。
“那几家的事情暂且不提,关于父皇谥号的问题,诸位有什么看法?”
堂下几人对视了一眼,低头沉思起来。
心中在揣摩姬时话里的意思。
正常来说,皇帝的谥号是根据生前功绩而定。
姬林的功绩自然不必多说,只是不知道临死这一把,会不会在姬时心中留下阴影,万一众人这马屁拍不好,被姬时当成看不起他可就麻烦了。
毕竟,先皇的功绩再高,那也是一个死去的人,现在的人还要好好的活着就得伺候好当今皇帝。
唐泽沉思了一下,“陛下,不如谥号文如何?”
“太祖文皇帝!”
唐泽的话明显在试探,先帝姬林一生南征北战,复兴中原正统,曾经更是北方军中翘楚,一生都在马上度过哪怕治国之时也颇有武人风范,一生之中跟文字根本不搭边。
姬时摇摇头,“父皇之功业,区区一个文字不够。”
听到姬时的话,朝臣心中顿时有了一个标杆。
谢康顺势接腔道:“谥号武又显得陛下过于重视武力,而且区区一个武字也难以彰显先皇重振中原之功。”
众人再次沉思,其实关于谥号问题姬时心中早有定数。
不过是要借着群臣引出来罢了。
过了半晌,姬时假装眼睛一亮,笑着看向群臣,“诸位,不如谥号高如何?”
“高?”
群臣细细咀嚼,配合着姬时的演出,过了片刻众人齐齐露出敬佩的表情。
“殿下果然大才。”
“好一个高字,太祖高皇帝,单单一个字就把先帝从不弱于人的一生表达了出来。”
“好,就谥号高。”
看着众人的赞赏,姬时心中无比通达,这就是皇帝的好处啊。
就连放个屁都是香的。
至于,那几个追随姬天的关陇世家,众人都知趣的没有再提。
自从那日寿合宫大战,谢烬昏迷后,就被姬润带回了府上。
现在谢烬一身伤口已经得到处理,并且清醒过来。
此刻他正和姬润坐在小院子里,身边还站着谢文和谢殃。
姬润一脸得意的看着谢烬。
“怎么样,咱的中山王府不错吧!”
“过不了几日,父皇登基,估计我就能搬去东宫了。”
姬润一提起东宫,好似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一般。
姬时膝下一共有三个儿子,而姬润则是嫡长子,于情于理,这个太子之位都该是他的。
“那就提前恭喜殿下了。”
“好说,好说!”
姬润笑的合不拢嘴,就在几人闲谈之时,一个宦官低着头一路小跑来到姬润身边。
“殿下,太子宣您和谢将军去养心阁觐见。”
“好,我们这就去。”
两人收拾一番,坐上了进宫的马车。
一路上,谢烬不停的撩开帘子,看着窗外的繁华盛景。
“我记得你从小也在京城长大,这些有什么好看的?”
“殿下有所不知,我虽在京城长大,但是从小清贫,连个包子都买不起,每日都为吃什么发愁,怎会有时间来这朱雀大街闲逛?”
谢烬的眼中露出回忆的神色。
虽然那几年他和母亲日子过的清贫,但是却很充实快乐。
回想着每次去山上捡柴回来,换得三二铜板交给母亲时候,母亲那温馨的笑容,渐渐的谢烬的眼眶湿润了。
恐怕从小在京城长大的母亲,一辈子也没体验过京城的繁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