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退者死!立斩!家眷皆下狱发卖

宾州而出的狄咏,身边不过两千人,皆是从东京带来的禁军,其中也只有几百人真正见过厮杀,这几百人都被狄咏放在队列最头前。

而本该当前锋而战死的孙节,此时却还在城池之内,八百骑兵,高头大马,正在东城城门之处。

还有三千多人,正在南城门之内,等候命令,出城而战。

狄咏此时打马在最头前,广西天气炎热非常,浑身汗如雨下,捏着长枪的手掌,早已被汗水湿透。

“慢,不要急,慢慢走!”大军慢走,以逸待劳。狄咏不断大喊,以掩饰心中的紧张,不论上阵多少次,临战之前的紧张从来不可避免,只到真正接战的那一刻,紧张才会被热血取代。

勇气,其实,并没有人勇气。

勇气来自于忍耐忍受,忍受过自己的胆怯与紧张,便是勇气。

杨得忠在马上不断回头,回头去看身后的军汉,出城之时刚刚喝过了水,却依旧感觉嘴唇与喉咙干涩无比……

再往后,那些东京而来的禁军,一个个脸色煞白,有如行尸走肉,前方之人前进一步,后方之人便也前进一步,毫无那种所谓敢死的决绝!

再往后,还有督战队,硕大的朴刀明晃晃立着,后退之人,立斩!

道路远处,慢慢出现了影影绰绰的人,然后越来越多,黑压压一片,人一满万,便是漫山遍野……

越来越近,越来越多,呜呜呀呀之声已然清晰可闻,如下山猛虎,势不可挡。

狄咏沉声,举手,大喊:“停步,停步!列队!”

左右领兵几十人,打马横向来去呼喊传令:“停步,停住,都停,站好,列队!不要挤,列队站好!”

“停了,列队站好!”

“往后往后,站定,不要动了!”

一支久经战阵的精锐,必然不需要如此来来去去呼喊指挥,奈何狄咏麾下,真没有几个所谓久经战阵的精锐,能把队列站好站紧密了,也是狄咏这十天整训的结果。

好在这些人,个个重甲在身。

重甲之威,许多人没有一个真正的认识,影视剧里的重甲士卒,常常被人一刀砍死,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哪怕再大力之人,想要一刀把重甲士卒砍死,也不太可能。

能破重甲,唯有尖锐之刃,比如长枪奋力捅刺,刀是远远不如。

宋军之战力,与辽国、西夏、女真、蒙古战三百年,很大一部分就来自宋军步人甲之坚固,这是富庶大宋给军队带来的优势。

狄咏就在最头前,此时已然不再打马,因为他身边并无多少骑兵,自己骑一匹马没有任何意义,反倒不如下马列阵,盾牌在前,长枪在后,弓弩最后。

狄咏身边,有军旗大纛,这是全军唯一的方向,军旗往何处,全军就往何处。

狄咏身后,还有一列牛皮大鼓,这是进攻的命令,鼓点的快慢就是脚步的快慢。

大鼓之旁,有几个杆子旌旗等候,这是战争节奏的把控。

敌人来了,乍一看便是无穷无尽一般从远方奔来。

狄咏还得操心大喊:“不要放箭,不要放箭!看旗帜之令!”

几十令兵又得来去打马飞奔呼喊:“不要放箭,看旗帜,看旗帜!”

指挥两千人,便是如此麻烦,可见指挥两万人十万人几十万人,又该是个什么景象。

也可见狄咏做了多少功课。

来了!

来了来了!

敌军已然近前而来,打头的正是侬智忠,一身宋人重甲,两三千西南矮马当先,如奔涌之洪流一般,身后步卒,更是迈腿狂奔不止。

狄咏身后许多士卒,恐惧已然写在脸上,两股战战,甚至头都在往后去看,跑与不跑,似乎已然就在一念之间。

最后的督战队,不断呼喊:“退者死!立斩!家眷皆下狱发卖!”

“后退者立斩不饶!”

近了,近了,三百步,二百步,一百五十步。

狄咏忽然举手:“立蓝旗!”

一杆大旗立起。

雷达已然呼喊:“放箭,放箭放箭!放!”

满场嗡嗡一片,弓弦带着震动,送出一杆杆箭矢。

半空之中,黑点如雨急落……

两三千矮马之上的贼军,瞬间落马无数,连侬智忠身上也叮当作响,重甲之威,就在于此,普通羽箭并不能透,还有侬智忠大喊:“往前冲,冲上去宋狗就败了!”

一百步,八十步……

“立红旗!”狄咏大喊着,身旁红旗已立。

“咚咚咚咚咚咚!!!”

壮硕的大汉,奋力敲打着两手的鼓槌,鼓点快成乱麻一般。

“向前,向前!”狄咏在喊,不管有几个人听得见,狄咏一直在喊,喊得撕心裂肺一般。

无数的指挥使,都头,队头,只一听鼓声,便也是奋力呼喊:“向前,不要乱,紧密在一起,不要乱,往前迈步,快!”

“咚咚咚咚咚……”

“咔咔咔!”

最前排之人,皆是狄咏亲自挑选之人,此时举盾的在往前,竖枪的在往前,狄咏更在往前!

后人跟着前人,往前往前,迈步就是,往前迈步!

这就是战争,这就是战场!

接战!

人仰!马翻!

西南矮马,本就不高,马撞在人身上,人倒飞而出,马匹也踉跄不止,马背上的人也跌落在地。

马背上的长枪急速而来,捅刺在重甲之上,火花四溅而起!

“刺,往前刺!”

“不要管倒地的,爬的起来就爬,爬不起来不要管,往前往前!”

“捅,捅马背上的!”

都头队头们撕心裂肺在喊!

长空飞鹰,盘旋在上,带着悲鸣,呼朋唤友,这里有一顿人肉美餐。

鹰眼带光,映照着大地之下那血腥场面,洪流对撞,人如草芥,喊杀之声,怒吼之声,哀嚎之声,呼救之声……

却是声声不能入狄咏之耳,仿佛这些背景之音,只是背景。

狄咏再也不喊了,声音已然沙哑难出,手中长枪如龙,不断刺杀着路过的每一个马背之人,对于宋军而言,紧密战阵,长枪如林,是对战骑兵的最佳战法。

好在,西南马矮小,速度不快,唯有耐力惊人。

远远不比西北党项马,高大健硕不说,冲刺之速惊人,那场面,当真如山压迫而来。

此时宾州城内,也起鼓声,东门南门大开。

步卒往外蜂拥列阵,直往狄咏阵前去支援,三四里路之遥。

孙节带着八百骑兵,西北高马,如离弦之箭,却不往狄咏去援,而是打马往更东边飞奔,侧翼而去。

--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