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被围

范昭义看着一战便损失一千多人的战果,又看了看三道梁那片巨大的营地。

他知道,以其现有的兵力,已经不可能击溃乱民了。

乱民经过这次交战,已经有了作战经验不说,自己这边一千多人战死,绝大多数士兵的尸体都没有带回来。

这意味着乱民可以得到上千套盔甲。

自己已经错过了击溃乱民的最佳时机。

“来人,向留川传信,就说我军需要援军,最起码也需要两万人。”

“是!”

范昭义决定,调集更多军队,来进攻乱民们。

范昭义刚刚向留川城派遣出信使,一名身受重伤的骑兵,便出现在营地外围。

受伤的骑兵很快被人发现,并带到了范昭义面前。

“启禀将军,大事不好了,我军后勤运输部队遭到乱民袭击,一千五百石粮食,二百名铁匠,两万斤铁锭,以及一起运输的五百套盔甲,五百张弓,三万支箭矢全部落入乱民手中啊!”

“负责押送军需物资的两百驻屯军全军覆没了!”

“什么?”

范昭义看着信使,不可思议的问道。

他实在没有想到,自己的后勤运输部队居然遭到了乱民的袭击,大批粮食和其他物资都被劫走。

有只是因为没有想到乱民会袭击后勤部队,所以大量的物资才只让两百人进行押送。

可如今看来,自己太过轻视乱民了。

一想到后勤缺失的后果,范昭义就感觉自己要完了。

如今,大军如今最大的麻烦倒不是粮食,虽然大军携带的粮食算不上太多,但是维持全军半个月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真正让范昭义为难的是,武器,盔甲方面的情况。

之前为了快速进军,范昭义除了粮食,并没有携带太多的其他物资和人员。

尤其是铁匠,本来他是想就地召集铁匠的,只是没想到,乱民居然把附近的铁匠都抓走了。

他只能从其他地方调集铁匠。

如今,一场大战下来,不少士兵的盔甲,武器需要进行修补。

虽然说兖国军队的盔甲以扎甲为主,修补起来比较方便简单,但是这只是修补,很多士兵盔甲上的甲片损失严重,需要重新铸造甲片,才可以进行修补。

而锻造甲片,需要专门人员进行。

另外则是武器方面,虽然说乱民缺少盔甲,只是布衣,但是武器砍人砍多了,也是会卷刃,缺口的。

如果不及时进行修补,替换,这些武器在接下来的作战中,将大打折扣。

而盔甲,武器的修补都需要让专门人员来进行。

失去了两百名铁匠,意味着大军在短时间内恐怕无法获得新的武器盔甲。

大军只能使用原有的武器盔甲来进行作战。

范昭义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被一群乱民劫了后勤补给。

而从这几天的战况来看,范昭义有一种感觉,乱民背后似乎有人在帮他们出谋划策。

从组织乱民四处出击,袭击豪族,大户,从而对朝廷施加压力,迫使朝廷改变原定策略。

到率领乱民移师复杂地形地带,避开在开阔地带应击大军。

再到交战时,乱民的布置和交战时,乱民改变战略的速度,到最后袭击大军后勤的种种情况来看。

这些乱民并不像不久前还是一些普通人,更像有一些熟悉兵法的人在指挥着他们。

一想到这里,范昭义便意识到,大军处境不妙。

可惜的是,范昭义还没有下令大军撤退,便收到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报,将军,不好了,乱民下山了,他们从多个方向出现,如今大营已经被乱民包围了。”

范昭义看着大营四周的乱民,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因为他看见包围他们的乱民起码有不下七八万人。

更关键的是,范昭义他看见了一支全部披着缴获的盔甲,骑着马匹,骡子,甚至还有骑驴的乱民部队。

虽然说乱民手上的坐骑基本比不上大军拥有的正规战马,但是要知道,自己麾下的战马不过数百,而乱民手上的马匹,骡子,驴,加起来已经有上千的规模了。

这些身披盔甲,骑着坐骑的乱民,就在所有乱民的最前面,一眼就可以看见。

这些乱民不但有盔甲,连武器也比其他乱民更好,己方遗留在三道梁那里的武器,都装备到了这些乱民身上。

同时,这些乱民也拥有大量的钝器。

范昭义很清楚,这些乱民是阻止大军撤退的最大障碍。

范昭义有信心用三千多人,在数万乱民的包围当中撕开一个缺口。

但是前提是赶在其他乱民抵达之前。

但是那些骑着骡马,驴,穿着盔甲的乱民,将成为阻止大军快速突围的最大障碍。

一旦大军开始突围,这些装备精良的乱民,必定会跟在大军后面。

如果大军撕开一道口子,他们便会堵上来,而大军撕不开口子,后果则会更加严重。

不过即使如此,范昭义依然决定组织大军突围。

大军的原地算不上多好,继续留在这里,恐怕会被乱民彻底淹没。

而突围,至少还有一线生机。

……

就在兖国三道梁发生大战的时候。

兖国内部灾民造反的消息,也终于传到了北陈的邺城。

之所以北陈能如此快速的得到兖国的消息,完全是因为,无论是南梁还是北陈,都在兖国内部有大量的嗅探。

一般来说,这些嗅探是以商人的身份进入兖国的。

当然,很多嗅探本来就是商人,提供情报不过是顺手的而已。

因为北陈会对提供情报的人奖励一些东西。

而北陈和南梁之所以在兖国拥有如此规模的嗅探,则是和两国的关系有关。

北陈和南梁互相敌视,两方对于进入自己境内的敌方商人有着严格的规定,在防范对方商人刺探情报的同时,还会对对方的商人收税,税额还定的十分高昂。

所以两国的商人为了交易更加方便,被收更少的税,一般喜欢到兖国境内进行商业活动。

因为兖国国力不足,所以不敢得罪北陈和南梁任何一方。

只能放任两国商人随意来兖国贸易。

这种行为虽然促进了兖国的商业,也增加了兖国的税收,但是以商人为身份的两国嗅探也可以随意进入兖国。

所以在大多数时候,兖国对于北陈和南梁是单向透明的。

有时候,北陈或者南梁的皇帝,得知兖国的一些消息,比兖国皇帝都快。

因为大量的嗅探会及时把消息传回国内。

而兖国的地方官,有时候并不会如实将发生的事情上报。

当陈希晏得知兖国陷入内乱的时候,他是非常高兴的。

虽然说北陈不久前进攻兖国失败,还损失不小。

但是那不过是一次试探性进攻,北陈并没有拿出全力,而且还因为南梁的缘故,导致半途而废。

所以在得知兖国能力乱后,陈希晏便想再次出兵兖国。

兖州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北陈必须要将其掌握在手里,这样北陈才可以南下攻伐南梁,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