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嘴尖皮厚腹中空
苏洵不高兴了,自从他和妻兄一起游历以来,自己一直是两个人中间的话事人,什么时候程之邵成了中心?
“妻兄,和这帮撮尔小官计较个啥?咱们抓紧走吧,还要去青州府呢。”
程之邵对张唐卿等人的观感好了很多,随即说道:“老泉,等会,不急于一时。”
李然林讥笑道:“我以为你是弟弟呢,感情你还是他妻兄啊,你俩到底谁听谁的?”
苏洵感觉今天出门没看黄历,出门碰到了疯狗。
“哼,你不走,我走。”
张唐卿已经渐渐的失去了见一见这些历史名人的兴趣。
韩琦是如此,光想着给自己下套子,苏洵也是如此,个性鲜明,鼻孔朝天。
“程兄,你这位妹夫,狂妄的很啊,来,让我听听,他到底有什么狂妄的资本。”,张唐卿不打算惯着苏洵。
“哼哼,我狂妄?我游历了大宋江山,哪个地方我没去过?”
“去过又如何?来,让我看看你游历后的成果,去过泰山了吧?”
“当然。”
“做首诗词,赞美一下泰山,让我等看看诗词文章里的泰山是何等秀丽壮观,我就承认你有鼻孔朝天的资格,不管是以前做的,还是现在做,都作数。”
苏洵鼻孔一皱,“这有何难?稍等就有。”
几个人就站在旁边等着苏洵,谁都没有出声。
过了一炷香时间,苏洵满脸大汗,来回在孔庙的天井中走来走去,“为何会如此?为何会如此?”
张唐卿讥笑道:“是不是觉得胸中俱是锦绣河山,却不知道如何将他写在纸上?”
苏洵机械的点了点头,张唐卿确实说中了他的感觉。
“来,给本官说一说,你自己的代表作,不拘泥于写的啥,让本官欣赏一下。”
苏洵很想反驳一下,可想一想,自己十九年的生命历程中,好像没有做出一篇像样的文章诗词。
“没有?那你傲气个什么劲?你知道你这种人是什么吗?”
孙敬雪知道,六师弟又要恶心人了,笑着问道:“是什么?”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实际上是草包一个。”
李文进等人哈哈大笑起来,“明峻,你太蹙斜了,哪有这么骂人的。”
程之邵也有点忍俊不禁,想笑,又不敢笑。
苏洵忽然红着脸,瞪着张唐卿问道:“你你你你光说我,你有什么好诗词文章?让我等也来欣赏一下。”
李文进等人笑得更欢了,头一次见有人要和张唐卿比诗词文章,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张唐卿理都没理苏洵,和程之邵拱了拱手,抬腿就走。
临出门前,孙敬雪扭过头对苏洵说道:“你不是要去青州吗?去青州打听打听,张唐卿有什么诗词文章。”
孙敬雪说完,还不忘做个鬼脸。
苏洵愣住了,随即,脸色潮红,呼吸急促,摇摇欲坠。
“老泉,老泉,你怎么了?别吓唬我。”
“他不是叫唐卿吗?”,苏洵问道。
“张唐卿,唐卿,你自己想吧。”程之邵没想到,今天会碰到张唐卿,随即担心的帮苏洵捋了捋胸口。
苏洵急促的呼吸了半天,终于回过神, “天啊,没脸做人了。”
随即,苏洵狂奔出孔庙,哪里还有张唐卿的身影?只给苏洵留下了一个马车的背影。
马车上,李文进说道:“唐卿,虽然苏洵不是啥好人,但你也不能这么损吧,以后,苏洵的名声可就不好了。”
张唐卿笑着解释道:“苏洵本身极有才学,但恃才傲物,仿佛天下士子都是猪狗不如一般,但越是这样的人,等幡然悔悟的那一天,爆发出的能量更可怕,看着吧,将来苏洵也是个文豪。”
孙敬雪立刻问道:“六师弟,你经常怼我,是不是因为你看出了我文豪的潜质?”
“你?洗洗睡吧。”
孙敬雪一下掐住张唐卿的脖子:“说,我是不是文豪?”
“是是是,松手,你这个泼妇,松手,要死了。”
李文进看着打打闹闹的两个人,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俩人就是长不大的孩子啊。
“大师兄,明日我们去哪?”
“明日过巨野泽,在单州成武歇歇脚,接着去东明县。”
单州隶属于京东西路,州治在砀山县。
进了东明县,就算是进了京畿路开封府的范围,从东明县到开封,仅有百里路,马车两个时辰即可抵达。
第二天,张唐卿一行人继续向西南而行。
越靠近京畿,景色越是迷人,官道越是宽阔笔直,路上的行人也越多,行人脸上也越红润。
八月十三,经过八天的长途跋涉,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开封府。
见到开封府,张唐卿才明白了什么叫巍巍城墙,虽然已经非常努力的抬头,好像依然看不到城墙的顶部。
“宣化门”三个大字古朴中带着丝丝的庄重。
门口,十几名守城的兵丁,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城门上,大宋禁军头上的范阳毡笠,白的像雪,红色的帽缨晃人眼睛,长枪闪烁着银色的光泽。
孙敬雪流着哈喇子,“好高啊。”
二师兄张乐说道:“莫说咱俩认识,土包子一个。”
“你不土?刚才你为啥要抬头看?”
张乐一下子被噎住了,刚才,因为抬头看城墙的时间太久,张乐差点没站稳。
“赶紧进城。”
经过城门,兵丁检查了一下马车,确定没有违禁物后,放几个人入城。
宣化门位于开封府城墙东南角,一进宣化门,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街,可十匹马并行,街道两旁,各种店铺应有尽有,小商小贩挑着担子穿梭在人群中不断叫卖。
张唐卿看着这浓厚的烟火气息,使劲吸了吸鼻子,味道有点冲。
李文进说道:“这是外城,是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
“怪不得这么多小贩呢,我以为开封府是不允许小贩摆摊的。”
“呵呵,你想多了,即便是小贩进了内城摆摊,官家也不管。”
关于这一点,张唐卿信,因为北宋被称为“弱宋”,不止指的军事力量弱,也是指皇权弱、朝廷弱,当然,这个弱是相对的,他们不是对付不了小商贩,而是因为 “仁”。
大宋朝廷是非常人性化的机构,对于靠双手养活一家老小的小商小贩,总是抱有宽容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