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战大胜

第八十五章 胎死的反叛,海战大胜

网络断了一天,今天争取补上昨天所欠更,先说声抱歉。

前来攻打金厦的清军分为两路,出漳州的是福建总督李率泰本人,以叛将黄梧为副手;另一路出同安的,就是安南将军达素,其副将是施琅。

达素和施琅率领的这支清军,从同安的南北两港和浔尾(集美)三个方向行进,战略意图是横渡海峡,在厦门岛的守军发觉前在赤山坪抢滩登陆。而作为清军的实际统帅,施琅似乎极为乐观,好象一旦登陆成功,胜利就非他莫属了一样。

起初也正象施琅所预计的那样,在赤山坪登陆虽有些困难,但击败敌人显然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由于赤山坪水浅泥深,前进很困难,第一批登陆的绿营兵很快就被岸上的守军发现。守在这里的明将黄麟所部奋力阻击,将清军杀死在泥泞的滩涂之上。但清军倚仗兵力优势,不断冲击,明军很快便抵挡不住了。

这时,陈璋统领的殿兵镇投入了战斗。虽然这是一支生力军,但人数太少,根本无法扭转局势,很快便会被清军击败。

形势危急,掌握着郑军王牌武装右虎卫镇的陈鹏却迟迟不来增援。很简单,陈鹏就是施琅自信乐观的来源。对前景感到悲观失望的陈鹏已经私下里与施琅商议妥当,配合清军进攻,搏取荣华富贵。

右虎卫镇的营地内,陈鹏正鼓动如簧之舌,说服部下与他一起投降。

“天下大势已定,此番朝廷派了五省水师。二十万大军,胜负早定。跟着郑家顽抗到底,就是死路一条。本将为兄弟们计,早就为大家安排好了,征南大将军、施将军都已经开恩加赏,官兵晋升一级。赏银……”

“好啊!”“听将军的没错!”

几个亲兵纷纷挥舞刀枪,按照事先商量的那样,发出附和之声,以鼓动下面的兵士。

陈鹏对着官兵们大叫道:“兄弟们,跟本将共求富贵吧!”

“这个富贵,卑职是没法和将军一起共了。”没等陈鹏的亲兵再次欢呼,一个冷森的声音在下面响了起来。

陈鹏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紧盯着这个发出异议的军官——前协统领万宏。

万宏毫不示弱,冷冷地与陈鹏对视。眼神中还带着一丝讥诮,他的身旁身后聚集起一些士兵军官,面色不善地望着陈鹏,“陈鹏,你欲投降卖主,便当大王不知道吗?”说着,万宏突然从怀中掏出了郑成功的令牌,高高举起。大声道:“陈鹏叛变投敌,罪无可恕。大王有令。即刻拿下看押,若有反抗,杀无赦。”

台下的军官和士兵们一阵哗然,风向立刻转变。右虎卫镇中有不少都是从南京之役伤亡过半的铁人军中整编过来的,很多人的兄弟、战友或至亲都是为清军所杀,与清兵仇深似海。刚刚是被陈鹏的官威压着。又没有人出头,方才保持沉默。现在有郑成功的令牌,自然不会再听从陈鹏的、不合自己心意的命令。

“假,假的。”陈鹏大吃一惊,色厉内荏地指着万宏叫道:“你胆大包天。敢持假令惑众?我看谁敢动我,我乃——”

万宏猛地把令牌挥下,陈鹏的声音戛然而止,一截发亮的剑尖从胸口透了出来。

陈鹏不可思议地低头望了望染血的剑尖,口中鲜血汩汩流出,自己的亲卫?是谁,是谁?

“对不住了,大人。”下手的亲兵本是龙岩人,亲人被清军杀戮一空,不辞辛苦地赶来厦门投军,然后被分配到陈鹏营中,他抽出宝剑,扶住了陈鹏的身体,已经是泪流满面,哽咽道:“小人宁可死在战场,也绝不会剃了头发投降,小人忘不了,忘不了全家被杀的血海深仇——”

陈鹏的眼睛慢慢失去了神采,嘴里发出了一声,象是恍然大悟,又象是怨恨诅咒。

万宏轻轻叹了一声,杀死恩主或长官实在是件痛苦的事情。他挥手命令士兵上前,将陈鹏的亲卫看押起来。然后大步上台,高举令牌,朗声命令道:“各部听令,全军出击,将上岛的鞑子尽数歼灭,一个不留。”

“杀!”“杀光鞑子!”……

大批的明军士兵举起刀枪,高声呐喊。然后在各部军官带领下,列队开出营寨,向着海滩奔去。这些明军的家乡各异,更远的甚至在广西、湖南。他们千里迢迢投奔闽军,绝不是为了倒戈一击,把郑成功出卖给清军的。现在已经是永历十五年,闽军的士兵和浙军一样,留下来的绝大部分都是坚定不移的抵抗者,很清楚自己该跟着谁走。

右虎卫镇的增援,使得前方的战局发生了显著的扭转。原本步步逼近的清军一下子被堵在了浅滩一带,无法继续向岛上深入。而在这个时候,负责在岛上巡视救应的刘俊带着他的前冲镇也赶来支援。

面积不大的浅滩上拥挤了上万人马,在血肉横飞中拼命厮杀。随着海水的上涨,清军的情况变得越发糟糕,几乎半数以上的清兵都深深的陷入了淤泥之中,就此成为刀砍枪扎箭射的活靶子。

……

岛的另一侧,海上激战还在继续。又是一声巨响,忠靖伯陈辉的座舰在火光和硝烟中沉没,带着跳上船的上百清兵一齐殉葬。

闽安侯周瑞和忠靖伯陈辉的英勇表现不仅感动了所有的明军,也震惊了所有的清军。最关键的是,他们为郑成功赢得了时间。海面恢复了平静,风向和潮流也开始有利于明军舰队,反攻的时机终于到来了。

“出击,把敢于进犯的鞑子全杀光。”

“出击,把鞑子全杀光。”

“出击,杀光鞑子!”

随着郑成功一声令下。明军所有舰船升帆起锚,趁着北风和退潮,速度飞快地与迎面驶来的清军舰队撞到了一起。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从厦门一直到金、厦海峡,半个时辱后。几十里长的距离上便到处都在战斗,明清两军八百多艘战舰混杂着,在全线乱战成一团。

清军在明朝最强水师的奋勇打击下,很快便显露出了实战经验不足的弱点。而且,或许是突出头等舱或三等舱,清军舰队的战船居然是有明显区别的。其中满洲兵坐的是船头漆成红色,而绿营兵的船头却是黑色的。

满洲兵虽然个个十分善战,单兵素质很强,但却并不适应摇摇晃晃的船上环境。这个弱点很快便被明军抓住。明军舰船纷纷集中全力狠狠地攻击红船,毕竟这是清军的主力,只要干掉了主力部队,清军势必会更快瓦解。

果然,接连几艘红船沉没,另有几只遭遇重创后,红船开始率先后撤。这一下子,战场上的形势便急转直下。清军的败势再无可挽回了。

清军舰队由来自天南海北的几省水师组成,除了少量福建水师外。其他都对厦门附近的洋流、风向缺乏了解。而且,仓促集中起来的清军水师彼此间还缺乏信任,红色舰船的后退造成了连锁反应。

你跑我也跑,反正舰船受伤落单后,是不指望着别人来救援的。各省清军战舰开始自行其是,胆小的跟着一起后退。胆大地则开始躲避明军的冲击舰队。

随着大批清军舰船后退或避让,清军水师全军动摇。而目睹了周瑞和陈辉悲壮一幕的明军将士,则在怒火的引导下,成为不可阻挡的钢铁战士。主帅郑成功亲自乘坐哨船,直抵第一线指挥战斗。顺便鼓舞士气,而在郑成功的到来下,明军更是越战越勇,接连攻上敌船,俘虏了清军将领哈喇土心、马勒土心、石山虎等十数人。使得清军主将李率泰不得不下令:全线撤退!

从撤退到各自逃生,清军水师很快土崩瓦解,出现了海战中极为罕见的溃败和追杀。清军舰船谁也不肯留下抵挡明军的锋芒,甚至不再试图攻击明军舰船,而是扯起风帆,拼命地抢在同伴之前脱离战场。

明军水师则穷追猛打,不时追上清军舰船一阵猛轰,只要舰船的风帆或桅杆受损,便意味着这艘舰船已经陷入了明军的重围,不要奢望任何友舰会回头援救他们。然后明军舰船继续追赶,等回头再慢慢收拾船上的清兵。

清军的败势越来越大,达素指挥的登舰舰队很快也被波及。陆上清军损失惨重,海上舰队也遭到了明军舰队的打击。被击沉数艘舰船后,负责运输部队的船只在惊恐之下,顾不得接应岸上部队,便开始撤退。达素已经彻底丧失了胜利的信心,留下施琅带领浔尾水师殿后,他先跑路了。

战舰划过海面,轰隆的巨响震动着甲板,一颗颗炮弹从两侧船舷飞出,划着各式各样的弧线,砸向清军船只。两艘装备有二十门火炮的大舰为首,身后各跟着装备有十二门火炮的十艘舰船。南海舰队并没有采取乱战之术,而是结队作战。

两支舰队隔着数百米的距离向前穿插,不论是夹在中间的,还是两侧在射程以内的清军舰只,都遭到了火炮的轰击。船腹有红夷炮,发射实心炮弹;甲板上有轰天炮,发射箭弹。快慢交替,前后配合,被掠过的清军舰船很难逃过这依次驶过的十艘军舰的火炮轰击。

外省的清军水师不熟悉这里的水文情况,根本不知道哪里会有暗流或是礁石,也不知道附近有没有可以停泊的岛屿,是否有适合停泊的避风处。在厦门附近,清军舰船独自逃生的能力很弱,一旦受损或落单,几乎就得等着明军舰队回头慢慢收拾。

海风迎面吹来,带着硝磺味道,段智英却不觉得呛鼻。他大瞪着眼睛,高声指挥着甲板上的炮兵,装填箭弹,向着一艘艘清军舰船开火轰击。

“开火!”“开火!”……

嗓子已经变得嘶哑,段智英依然吼叫不断,这样的海上追杀实在是痛快。看到敌船上爆炸,或被实心炮弹击中,那种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前方的敌船越来越少,远处的军舰发来的旗语,询问是否停止追击,回头拦截。

陈上川想了想,决定就此收兵。两支舰队开始转向会合,排出了长长的雁翅阵形,象一张大网,缓缓向回兜杀。

段智英终于能拿过水壶,让喉咙得到滋润和休息。抬头四下看了看,陈上川站在舵楼上,正向他颌首微笑,显然是非常满意。

……

清军水师完全溃散,郑成功见大局已定,便让部将分头追击堵截逃跑的清军舰船,他本人则返回厦门港。刚才见到赤山坪方向出现烽火,郑成功便面有忧色,还派了一队船去赤山坪附近的海面打探巡逻。

回到厦门港的时间不长,前往赤山坪打探消息的人员便回来报告情况。听到陈鹏谋叛被诛,众军合力击败登陆清兵后,他并未露出惊喜之色,反倒是神情复杂,久久无语。

“父王对陈鹏贼子洞若观火,将计就计,一举击败清军,即是诸葛复生,亦不过如此。父王在军中的威信卓著,陈鹏想凭只言片语劝降部下,真是痴心妄想。”郑经在旁对陈鹏表示轻篾,亦对父亲的安排感到钦佩备至。

郑成功看了儿子一眼,苦笑着摇了摇头,并不想说得太清楚,而是纠正道:“你说的不全对,兵士们不从贼,固然有我的威信在内,但最关键的是,他们与清军仇深似海,不要说陈鹏,就是我想投降,他们也未必会听从。拔刀相向谅必不能,但多半会自行散去,另投他处。”

“父王说的是,孩儿失言了。”郑经急忙点头称是。

“你是世子,在人前说话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要让人有所误解。”郑成功感觉郑经并没有完全听进去,这让他有点担心,“岷世子英明,于西南复起,声名日显。你日后定要注意言行,勿使人骂我郑家不识春秋,失却大义之名。”

尊帝虚礼,借朝廷名义吸引东南复明势力的支持,这是不能含糊的事情。郑成功当然明白其中的利害,所以心里如何想并不重要,在表面上一定要作出明朝的忠臣的样子。(未完待续。。)